[发明专利]增强热驱动的喷射器循环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08502.9 | 申请日: | 2019-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209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发明(设计)人: | 刘洪胜;F.J.科斯维尔;冯寅山;P.菲尔马;D.C.霍伊萨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开利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9/08 | 分类号: | F25B9/08;F25B41/40;F25B40/0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李陵峰;李建新 |
地址: | 美国佛***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强 驱动 喷射器 循环 | ||
1.一种制冷系统,其包括:
热回收系统,所述热回收系统限定热回收流体流动路径,所述热回收系统包括:
具有主要入口和次要入口的喷射器;
第一换热器,热量在所述第一换热器内在热回收流体与次要流体之间传递,所述第一换热器位于所述喷射器的所述主要入口的上游;
第二换热器,热量在所述第二换热器内从传热流体被传递到所述热回收流体,所述第二换热器位于所述喷射器的所述次要入口的上游;以及
至少一个回收换热器,其沿着所述热回收流体流动路径直接定位在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上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中所述热回收流体是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中所述传热流体是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中所述热回收流体流动路径还包括主要热回收流体回路和次要热回收流体回路,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至少一个回收换热器沿着所述主要热回收流体回路定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系统,其中所述第二换热器沿着所述次要热回收流体回路定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冷系统,其中所述传热流体在次要系统内循环,所述次要系统在所述第二换热器处热耦合到所述热回收系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冷系统,其中所述传热流体是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冷系统,其中所述次要系统是蒸汽压缩系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冷系统,其中次要系统流体是制冷剂。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系统,其中所述热回收系统还包括:
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器上游的泵;以及
布置在所述喷射器下游的排热换热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冷系统,其中在所述泵的出口处的所述热回收流体从所述泵被提供给所述至少一个回收换热器。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冷系统,其中来自所述热回收流体流动路径的第一部分的热回收流体和来自所述热回收流体流动路径的第二部分的热回收流体在所述至少一个回收换热器处热耦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冷系统,其中所述热回收流体流动路径的所述第一部分被布置在所述喷射器的出口处,并且所述热回收流动路径的所述第二部分被布置在所述泵的出口处。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冷系统,其中从所述排热换热器输出的所述热回收流体的第一部分被提供给所述主要流体回路,并且从所述排热换热器输出的所述热回收流体的第二部分被提供给所述次要流体回路。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制冷系统,其中所述热回收流体的所述第二部分被提供给所述喷射器的所述次要入口。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回收换热器包括相对于所述热回收流体流动路径顺序布置的第一回收换热器和第二回收换热器。
17.一种操作包括热回收系统的制冷系统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使热回收流体循环通过所述热回收系统的热回收流体流动路径,所述热回收系统包括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用于在所述热回收流体流动路径内的热回收流体与次要流体之间传递热量;并且
在所述换热器上游的位置处将热量传递给所述热回收流体流动路径内的所述热回收流体,所述热量传递自所述制冷系统的另一部分。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换热器上游的位置处将热量传递到所述热回收流体流动路径内的所述热回收流体包括将所述热回收流体提供给另一个换热器,在所述换热器内,所述热回收流体的第一部分与所述热回收流体的第二部分处于热交换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开利公司,未经开利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0850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