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巨厚致密砾岩层下塑性泥岩的识别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08542.3 | 申请日: | 2019-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941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唐雁刚;雷刚林;周鹏;王振鸿;朱婧;王媛;尚江伟;许安明;莫涛;王佐涛;李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9/00 | 分类号: | E21B49/00;E21B4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丹;黄健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致密 砾岩 塑性 泥岩 识别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巨厚致密砾岩层下塑性泥岩的识别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待识别岩石,根据待识别岩石的野外露头数据、录井数据、测井数据、微观分析数据,确定待识别岩石是否为区域性盖层,若待识别岩石为区域性盖层,待识别岩石的钻井数据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测井数据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则确定待识别岩石为巨厚致密砾岩层下的塑性泥岩。本发明提供的巨厚致密砾岩层下塑性泥岩的识别方法,能够识别出塑性泥岩,从而在钻井过程中,可以及时调整钻井液密度,有效降低工程复杂性,同时有助于落实圈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油气开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巨厚致密砾岩层下塑性泥岩的识别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泥岩在底下由于正常的压实作用,空隙中的流体能够及时排除,整体比较致密,受重力作用影响,通常呈现正常压实的表征现象,因此在钻井和录井过程中易于识别。
目前,在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的厚层致密砾岩下的泥岩通常呈较软的塑性流体流动状,明显不同于正常压实的泥岩,该种泥岩会造成溢流、卡钻等各种工程问题,忽视砾岩下的塑性泥岩对地震速度场的影响较大,会造成构造圈闭落实精度差。然而,目前没有关于砾岩下的塑性泥岩的相关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巨厚致密砾岩层下塑性泥岩的识别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以识别巨厚致密砾岩层下塑性泥岩,从而调整钻井液密度,有效降低了工程复杂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巨厚致密砾岩层下塑性泥岩的识别方法,包括:
获取待识别岩石;
根据所述待识别岩石的野外露头数据、录井数据、测井数据、微观分析数据,确定所述待识别岩石是否为区域性盖层;
若所述待识别岩石为所述区域性盖层,所述待识别岩石的钻井数据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所述测井数据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则确定所述待识别岩石为巨厚致密砾岩层下的塑性泥岩。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塑性泥岩的分级识别图、所述待识别岩石的剖面图,对所述待识别岩石分级。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巨厚致密砾岩样本;
获取所述巨厚致密砾岩样本的空间分布图,以及所述巨厚致密砾岩样本的岩性之间的速度差;
根据所述巨厚致密砾岩样本的岩性之间的速度差,更新所述巨厚致密砾岩样本的空间分布图;
根据所述巨厚致密砾岩样本的钻井数据,建立所述巨厚致密砾岩层下的塑性泥岩的分级识别图。
可选的,所述根据钻井数据,建立巨厚致密砾岩层下的塑性泥岩的分级识别图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巨厚致密砾岩样本的测井数据和更新后的所述巨厚致密砾岩样本的空间的分布图,建立塑性泥岩的识别交汇图。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巨厚致密砾岩层下塑性泥岩的识别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识别岩石;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待识别岩石的野外露头数据、录井数据、测井数据、微观分析数据,确定所述待识别岩石是否为区域性盖层;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若所述待识别岩石为所述区域性盖层,所述待识别岩石的钻井数据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所述测井数据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则确定所述待识别岩石为巨厚致密砾岩层下的塑性泥岩。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处理模块: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塑性泥岩的分级识别图、所述待识别岩石的剖面图,对所述待识别岩石分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085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