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电池包供电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08664.2 | 申请日: | 2019-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232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刘澜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驰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20 | 分类号: | B60L53/20;B60L50/60 |
代理公司: | 上海隆天律师事务所 31282 | 代理人: | 臧云霄;潘一诺 |
地址: | 334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包 双电池 供电装置 电路 供电电压 耦合 电机控制器 并联供电 车辆电机 电路输出 电压一致 供电效率 能量损耗 不一致 输出端 驱动 输出 | ||
本发明提供了双电池包供电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双电池包供电装置,包括:第一电池包;第二电池包;DCDC电路,耦合所述第二电池包,并使所述第二电池包经由所述DCDC电路输出的电压与所述第一电池包输出的电压一致;以及电机控制器,用于驱动车辆电机,耦合所述第一电池包及所述DCDC电路的输出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DCDC电路使得双电池包供电装置在双电池包并联供电时,控制双电池包供电电压一致,防止由于供电电压不一致造成的能量损耗,由此可以增加供电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车充电领域,具体地说,涉及双电池包供电装置及其 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出现,油价不断上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成为近 年来汽车工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我国的新 能源汽车产业正在快速发展。
然而,电池的技术迟迟没有实质性的突破,续驶里程短造成的使用不 便捷,成为大部分消费者不愿购买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因素。双电池包方案 可以有效延长续驶里程,解决消费者的里程焦虑。正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双电池包分为主电池包和辅助电池包,主电池包可供日常使用,当用 户有长途旅行的需求,可以加装辅助电池包。辅助电池包可以和主电池包 并联,当辅助电池包和主电池包并联时,会由于辅助电池包和主电池包电 压不同,将造成双包之间的充放电,造成不必要的能量损耗。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双电池包供电装置及 其控制方法,本发明适用于双电池包并联的情况,以减少双电池包的能量 损耗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双电池包供电装置,包括:
第一电池包;
第二电池包;
DCDC电路,耦合所述第二电池包,并使所述第二电池包经由所述 DCDC电路输出的电压与所述第一电池包输出的电压一致;以及
电机控制器,用于驱动车辆电机,耦合所述第一电池包及所述DCDC 电路的输出端。
可选地,所述第二电池包通过第一开关耦合所述DCDC电路。
可选地,所述第一电池包通过第二开关耦合所述电机控制器。
可选地,所述DCDC电路包括原边线圈及副边线圈,所述第二电池 包耦合所述DCDC电路的原边线圈,所述DCDC电路的副边线圈耦合所 述电机控制器。
可选地,所述DCDC电路还包括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
所述第二电池包的第一端耦合第一电容的一端及第二电容的一端,所 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耦合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第二电池包的第二 端耦合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所述原边线圈的两端分别耦合所述第一电容 的另一端及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
可选地,所述DCDC电路还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及第一线 圈,
所述副边线圈包括串联的第一绕组及第二绕组,所述第一绕组的一端 耦合第一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耦合第一线圈的一端,所 述第一线圈的另一端提供所述DCDC电路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一绕组 的另一端耦合第二绕组的一端且所述第一绕组的另一端提供所述DCDC 电路的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二绕组的另一端耦合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 所述第二二级管的负极耦合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
可选地,所述DCDC电路还通过第三开关耦合充电输出端以供其它 车辆充电。
可选地,所述DCDC电路与所述电机控制器集成以共用壳体及温度 调节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双电池包供电装置的控制方 法,所述双电池包供电装置包括:
第一电池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驰汽车有限公司,未经爱驰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086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