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机控制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08667.6 | 申请日: | 2016-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005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李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信 |
主分类号: | H04W12/06 | 分类号: | H04W12/06;H04M1/725;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朱健;张国香 |
地址: | 100101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机 控制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远程操作指令来控制手机,其中,所述手机控制方法生成的界面替代原有的桌面,所述方法允许对手机操作系统的使用权限进行设定,超出权限的操作会触发安保系统,可以通过远程方式设定手机的通话时长、通话对象、电量限制、短信条数、文件操作权、任意应用的使用权和使用时长等,在手机丢失后,所述方法执行以下安保功能:隐蔽拍照、录音、录像、发出警告、屏幕锁定或黑屏若干时间、记录当前位置路线轨迹、通话监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机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手机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手机尤其是智能手机的崛起,手机的功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但是相对于手机功能及应用程序的长足进步,对于手机用户的手机使用控制方面还没有较好的解决方案。
例如,现在微信、微博等用户黏度非常强的应用,由于其中毒性很强,包括青少年在内的大众很容易超长时间使用手机,进而影响到人们的身心健康。
再例如,手机丢失的情况下,用户还缺乏一个有效的找回手机的解决方案。由于当前手机的加密及开机锁定功能非常强大,因此拾到丢失手机的人们也无法打开丢失的手机,虽然一方面增加了手机数据的安全性,但是由于无法打开手机,也就使得拾到手机的人们无法联系到手机机主,因此很多用户在手机丢失时连带宝贵的信息也一并丢失从而给人们造成较大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手机控制方法及系统,其解决了人们超常时间使用手机而影响健康的问题,以及手机丢失时考虑手机安全性而手机难以收回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手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远程操作指令来控制手机,其中,所述手机控制方法生成的界面替代原有的桌面,所述方法允许对手机操作系统的使用权限进行设定,超出权限的操作会触发安保系统,可以通过远程方式设定手机的通话时长、通话对象、电量限制、短信条数、文件操作权、任意应用的使用权和使用时长等,在手机丢失后,所述方法执行以下安保功能:隐蔽拍照、录音、录像、发出警告、屏幕锁定或黑屏若干时间、记录当前位置路线轨迹、通话监控。
优选地,执行所述手机控制方法之后生成的手机系统至少包含两个显示界面,分别是主屏和密码屏,所述主屏包括:提示信息,包括日期时间、天气播报、短信摘要、未接电话、系统通知、机主、联系人信息;拨号按钮和短信按钮;快捷访问图标,所述密码屏由数字和运算符组成,用户输入的包括数字和运算符信息通过加密生成密码,一旦密码输入错误,所述手机系统立即启动安保措施,并执行隐蔽认证操作,认证方式包括面部识别、声音识别、指纹识别等,在认证过程中,由用户从包括图像认证、声音认证、指纹认证等一种或多种生命信息认证方式中选择一种认证方式,所述手机系统监控摄像头、音频模块、指纹模块的输入,当检测到受信用户的输入时,即视为认证成功。否则视为访客,并触发防丢保护。
优选地,系统预留机主和机主关联人的身份信息,具体包括:照片、姓名、号码、单位、地址、职业等。手机系统可通过语音或视频进行双方信息核实。其中,手机系统还具备防丢功能,并在手机未通过验证的情况下启动赎回功能,在启动赎回功能之前预设丢失后的联系人信息,所述联系人信息在手机丢失后显示在主屏信息栏,在启动赎回功能之前还预设丢失后用于手机赎回的第三方支付账号信息、赎回金额、收货地址等赎回信息,所述赎回信息在手机丢失后显示在主屏信息栏。
在执行赎回功能的过程中,通过收集手机持有人的当前位置、人脸图像、通话记录、短信记录等来确定手机持有人信息,请求手机持有人输入收款账户信息,手机持有人同意继续执行赎回功能之后,手机系统通知第三方支付平台针对第三方支付账号信息冻结所述赎回金额,机主收到通过收货地址寄出的手机之后在手机系统中执行确收操作并通知第三方支付平台向收款账户转入所述赎回金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信,未经李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086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