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镍锆铜共掺杂型铌酸铋铷压电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09453.0 | 申请日: | 2019-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616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赵娟;徐丽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娟 |
主分类号: | C04B35/495 | 分类号: | C04B35/495;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10000 青海省***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电陶瓷材料 共掺杂 铌酸铋 镍锆 制备 机电耦合系数 机械品质因数 高温传感器 二次球磨 高温测量 高温领域 工艺步骤 化学通式 介电损耗 陶瓷元件 压电常数 可组装 称取 排胶 球磨 预烧 造粒 烧制 应用 压制 探测 检测 | ||
1.一种镍锆铜共掺杂型铌酸铋铷压电陶瓷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陶瓷材料具有如下的化学通式:Bi2.5Rb3.5Nb5-x(NiZrCu)5x/8O18,其中x的数值选自0~0.06之间的任意数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镍锆铜共掺杂型铌酸铋铷压电陶瓷材料,其特征在于,x的数值优选为0.03。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镍锆铜共掺杂型铌酸铋铷压电陶瓷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陶瓷材料的压电常数为40.9~49.6 pC/N,居里温度为688~705℃。
4.一种镍锆铜共掺杂型铌酸铋铷压电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选取分析纯或优级纯的Bi2O3、Rb2CO3、Nb2O5、NiO、ZrO2和CuO,按照Bi2.5Rb3.5Nb5-x(NiZrCu)5x/8O18的化学通式计算所需各原料的质量,并准确称取,备用,其中x的数值选自0~0.06之间的任意数值;
(2)将称取好的各原料置于行星式球磨机中,球磨介质为无水乙醇和二氧化锆磨球,按照280~320转/分钟的速率进行球磨,球磨时间为14~18小时,待球磨完成后,将得到的球磨混合物置于干燥盘中,在80~90℃下烘干至恒重;
(3)将烘干后得到的干燥物料进行压制,压制成直径为25 mm、厚度为5 mm的粗坯,再将粗坯进行预烧,预烧温度为850℃,预烧时间为130~150分钟,待冷却后得到预烧制坯料;
(4)将预烧制坯料置于研磨罐进行研磨,将研磨产物重新加入行星式球磨机中,球磨介质为无水乙醇和二氧化锆磨球,按照280~320转/分钟的速率进行二次球磨,二次球磨时间为8~10小时,待球磨完成后,将得到的球磨混合物装入干燥盘中,在80~90℃下烘干至恒重;
(5)向烘干后得到的干燥物料中加入胶黏剂,置于造粒机压制造粒,得到直径为10 mm,厚度为2.5 mm的细坯,随后将细坯置于600℃下保温90分钟,待冷却后完成细坯的排胶操作;
(6)将排胶后的细坯置于高温烧结炉中进行烧制,烧制温度为1060~1090℃,烧制时间为120~180分钟,冷却至室温后得到镍锆铜共掺杂型铌酸铋铷压电陶瓷材料。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镍锆铜共掺杂型铌酸铋铷压电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化学通式Bi2.5Rb3.5Nb5-x(NiZrCu)5x/8O18中x的数值优选为0.03。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镍锆铜共掺杂型铌酸铋铷压电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胶黏剂优选为聚乙烯醇。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镍锆铜共掺杂型铌酸铋铷压电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排胶后的细坯置于高温烧结炉中进行烧制时,向炉中持续通入氧气。
8.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镍锆铜共掺杂型铌酸铋铷压电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得到的镍锆铜共掺杂型铌酸铋铷压电陶瓷材料的压电常数为40.9~49.6 pC/N,居里温度为688~7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娟,未经赵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0945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