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综合利用介电测井与核磁共振测井的流体识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10197.7 | 申请日: | 2019-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085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李长文;刘国强;陈和平;侯雨庭;黄文松;李剑平;王玉生;侯秋元;田葱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E21B49/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高博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含油饱和度 自由孔隙 含油 核磁共振测井 流体识别 测井 核磁 介电 介电常数测量 含水饱和度 图版 介电常数 孔隙结构 流体性质 油气识别 总孔隙度 层流体 产液 含水 交会 直观 转换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合利用介电测井与核磁共振测井的流体识别方法,结合介电常数测量值与骨架介电常数理论值、核磁总孔隙度计算含水体积与含水饱和度,然后转换成含油体积与含油饱和度;最后结合含油体积与核磁提供的自由孔隙度来计算自由孔隙中的含油比例,利用含油饱和度与自由孔隙含油饱和度交会识别流体性质。本发明考虑孔隙结构对产液性的影响,通过综合含油饱和度与自由孔隙含油饱和度可以建立油气识别图版,可以直观、可靠地识别储层流体性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气勘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综合利用介电测井与核磁共振测井的流体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发现油气是油气勘探的重要目标,流体识别与评价是储层评价的核心内容。为了更准确、可靠地识别流体性质,国内外学者发明出了各种各样的仪器与方法,为常规油气层的流体识别与油气发现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随着油气勘探的不断深入,勘探难度日益增加,勘探目标岩性越来越复杂,孔隙度越来越低,如重油超重油、致密油气、页岩气等油气藏,原有的主要依靠测井电性特征识别流体性质的方法越来越不适用,导致测井解释符合率越来越低,大量潜在的油气层被漏失。例如在某些重油油气藏,由于地层水矿化度变化大,经常出现低阻油层,高阻水层的情况,电性与含水饱和度没有相关关系,传统的基于电阻率的各种含水饱和度模型不能满足流体识别的需求。虽然也有一些新的仪器、技术相继被开发出来,但是如何充分发挥这些测井新技术的各自潜力,形成完善、有效的解释方法与技术仍然是亟需解决的难题。
介电测井是利用油、气、水介电常数的差别进行流体识别的非电法方法,但大量实例证明单纯依靠该技术来识别流体性质效果不理想。主要原因是介电测井测量的含水体积(含水孔隙度)是包括自由水和束缚水的总含水体积,单独用介电测井测量的含水孔隙度大小不能建立有效的流体识别解释标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综合利用介电测井与核磁共振测井的流体识别方法,用于解决复杂储层流体识别成功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综合利用介电测井与核磁共振测井的流体识别方法,结合介电常数测量值与骨架介电常数理论值、核磁总孔隙度计算含水体积与含水饱和度,然后转换成含油体积与含油饱和度;最后结合含油体积与核磁提供的自由孔隙度来计算自由孔隙中的含油比例,利用含油饱和度与自由孔隙含油饱和度交会识别流体性质。
具体的,介电常数测量值为骨架、流体、胶结的综合响应,通过输入骨架、流体参数反演得到含水孔隙度,进而计算得到含水体积PWXO。
进一步的,建立电阻率导电模型计算得到含水体积PWXO。
具体的,含油体积VXOI计算如下:
VXOI=PHIT-PWXO
其中,PHIT为孔隙体积,主要由核磁测井计算,PWXO为含水体积。
具体的,总含油饱和度Soil计算如下:
Soil=VXOI/PHIT
其中,VXOI为含油体积,PHIT为孔隙体积。
具体的,自由孔隙含油饱和度SoilF计算如下:
SoilF=VXOI/FFV
其中,FFV为自由孔隙体积,VXOI为含油体积。
具体的,建立含油饱和度与自由孔隙含油饱和度的交会图,根据含油饱和度Soil的高低与自由孔隙含油饱和度SoilF的高低判断储层的流体性质。
进一步的,根据介电测井得到的含油体积占核磁测井得到的自由流体孔隙体积的比例,与介电测井含油饱和度相结合对流体进行识别,结合实际测试资料对产油区与产水区的界限进行划分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101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