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10350.6 | 申请日: | 2019-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451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古泽纪光;岛津英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伊欧轮胎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F15/08 | 分类号: | F16F15/08;F16F7/00;B60K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张晶;谢顺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 ||
1.一种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支架,其安装于支撑体侧或者振动源侧的任意一方;
第一安装件,其安装于所述支架;
第二安装件,其安装于所述支撑体侧或者所述振动源侧的任意另一方;以及
防振基体,其由将所述第一安装件和所述第二安装件连结的弹性体构成,
所述支架或者所述第一安装件的任意一方具备压入部,所述压入部从后端朝向前端向压入方向伸出,且刚性比弹性体更高,
所述支架或者所述第一安装件的任意另一方具备供所述压入部沿所述压入方向压入的筒状的被压入部,
所述被压入部具备:
刚性部,其是设置有使内表面相对于所述压入方向的前后两侧凹陷而成的凹部并在至少一端具有开口端部的筒状,且刚性比弹性体更高;以及
弹性膜部,其由粘接于所述刚性部的内表面的弹性体构成,
所述压入部具备:
第一突起部,其向与所述压入方向正交的方向突出并陷入所述弹性膜部;以及
第二突起部,其配置于所述凹部内,并且从所述压入方向观察,一部分与所述刚性部重叠,
相较于向所述被压入部压入所述压入部的压入时的初始阶段中的在所述第一突起部与所述刚性部之间的所述弹性膜部的压缩率,将向所述被压入部压入了所述压入部的压缩状态下的在所述第一突起部与所述刚性部之间的所述弹性膜部的压缩率设定得较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膜部覆盖所述凹部,
所述凹部贯穿形成于所述刚性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突起部在所述压入方向上间隔配置有多个,所述后端侧的高度设定得大于所述前端侧的高度,
在向所述被压入部压入所述压入部的压入时,在所述后端侧的所述第一突起部与所述弹性膜部接触的状态下,从所述弹性膜部向所述前端侧的所述第一突起部施加的弹性反作用力设定得小于从所述弹性膜部向所述后端侧的所述第一突起部施加的弹性反作用力。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突起部配置于比所述第一突起部更靠所述后端侧,
所述凹部靠近所述开口端部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刚性部在所述压入方向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所述开口端部,
所述凹部分别靠近前后两端的所述开口端部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突起部是所述后端侧较厚且朝向所述前端侧逐渐变薄的楔形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伊欧轮胎株式会社,未经通伊欧轮胎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1035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风机减震器
- 下一篇:无级变速器用金属元件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