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恶劣气象条件下智能监控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10602.5 | 申请日: | 2019-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274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方菲;王慧莉;沈卉;李昆;鲍国中;潘中元;张雷;陈利;贾亚洲;李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极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967 | 分类号: | G08G1/0967;G01W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器 监控设备 恶劣气象条件 智能监控系统 物联网技术 定位单元 预警单元 云平台 交通管理部门 无线通讯终端 风向检测器 气压检测器 湿度检测器 雨量检测器 道路交通 交管部门 交通疏导 气象监测 数据依据 天气状况 依次连接 监控 能见度 冰冻 冰雹 积雪 沙尘 暴雨 风力 决策 服务 | ||
1.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恶劣气象条件下智能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监控设备(1)、监控云平台(2)、定位单元(3)和预警单元(4),所述监控设备(1)通过无线通讯终端(5)分别与所述监控云平台(2)、所述定位单元(3)和所述预警单元(4)相连接,所述监控设备(1)包括依次连接的能见度检测器单元(6)、温度和湿度检测器单元(7)、风力和风向检测器单元(8)、气压检测器单元(9)、雨量检测器单元(10)、冰雹检测器单元(11)、冰冻检测器单元(12)、积雪检测器单元(13)、CO检测器单元(14)和沙尘检测器单元(15),其中,所述监控云平台(2)包括依次连接的道路管制信息接收单元(16)、微控制处理器(17)、同步采集单元(18)、运行状态监测模块(19)、储存信息数据(20)和数据处理(21);
其中,所述定位单元(3)包括依次连接的声波定位信标节点(22)、射频接收模块(23)、数据控制模块(24)、节点处理器(25)、声波接收电路(26)和通讯接口模块(27),所述预警单元(4)包括依次连接的切分程序(28)、数据替换模块(29)、特征值排列(30)、数据对比模块(31)和预警信号发射装置(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恶劣气象条件下智能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能见度检测器单元(6)为抓拍摄像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恶劣气象条件下智能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状态监测模块(19)内部具有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元件,所述的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元件与中央处理器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分别与数据存储器、程序存储器、ATA硬盘、以太网接口电路、显示电路和电源电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恶劣气象条件下智能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讯终端(5)的发送接收距离为1000m,并根据警示信号不同,分别且有选择的启动信号的探测、接收、发射、反馈、引导功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恶劣气象条件下智能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设备(1)还包括测速测距装置,所述测速测距装置预警信息接收、探测、发射基于其自有的激光测速测距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恶劣气象条件下智能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设备(1)通过所述无线通讯终端(5)将交通工具发生与碰撞有关的信息发送给所述的交通管控系统;其中,所述的发送包括但不限于:手动发送、自动发送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恶劣气象条件下智能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云平台(2)还包括路径规划、四维实景仿真、道路状态路况环境仿真模拟、预警输出;云处理服务器与第三方告警提示设备进行数据通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恶劣气象条件下智能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方告警提示设备包括汽车导航、手机导航、车路协同设备、道路情报板和雾区诱导器,经过监控云平台(2)获取的历史数据或现在交通状态数据和路况状态数据,分析数据后的结果判断是否该路段会出现恶劣天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恶劣气象条件下智能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云平台(2)对车辆即将驶入的路段进行预判,根据车辆行驶方向前方路段的是否为交叉路段和高速换行路段进行优先级预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极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合肥极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1060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