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善了声场感的双耳节拍音响输出装置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10974.8 | 申请日: | 2019-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447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郑寅泽;朴成基;李相旭;许根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迪拉敌 |
主分类号: | A61M21/02 | 分类号: | A61M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刘晓岑;王培超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善 声场 节拍 音响 输出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改善了声场感的双耳节拍音响输出装置及其方法,更详细地,涉及利用双耳节拍的脑波音响输出装置及其方法,接收用户所期望的音乐,并对特定频段适用双耳节拍,而能够以立体声音源诱导所期望的脑波状态的同时,还能够以立体声音源提供,由此不会产生对音乐的抵触感或单调感,改善声场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改善了声场感的双耳节拍音响输出装置及其方法(Binau ral beataudio output device and method with improved sound field),更详细地,涉及利用双耳节拍的脑波音响输出装置,其接收用户所期望的音乐,并对特定频段适用双耳节拍,而能够以立体声音源诱导所期望的脑波状态的同时,还能够以立体声音源提供,从而不会产生对音乐的抵触感或单调感,改善声场感。
背景技术
已知人类的大脑根据各状态发出不同的频率,具有当从外部通过响声或光等持续地接收到恒定频率的信号时,脑波也与被输入的频率同调的效果。一般人的大脑在冥想时身心放松,集中精神时大脑处于活化状态。
双耳节拍是利用两个频率的差异而在大脑诱导所期望的脑波的原理。
即,双耳节拍是指,由于人类感知不到低的频率,为了形成对大脑带来影响的外部波,将输入音频信号调制成人类听得到的可听频带(20~20000Hz)的声音,以对大脑带来影响的方式有效调配的声音。
即,属于α级的11Hz频带的声音是人听不到的不可听频段,因此利用立体声向左耳供给作为可听频段的300Hz频带的声响,向右耳供给311Hz频带的声响,由此形成1Hz的频率差异,此时两个响声在大脑被调配而接受1Hz的差异,实现脑波诱导刺激。
人的脑波是在头的表面发生的电信号,它的来源是因经由兴奋神经原的细胞膜通过的多个离子而产生的电流。能够测定脑波并根据所测定的脑波的频率范围判定人的心里状态,根据各频率范围呈现不同的心里状态。
作为一个例子,频率范围小于0.4~4Hz的情况是δ波,呈现很深的睡眠状态,频率范围为4~8Hz的情况是θ波,呈现睡眠、冥想状态,频率范围为8~14Hz的情况是α波,呈现放松状态,频率范围为15~24Hz的情况是β波,呈现紧张状态。
这样,大脑的频率呈现时时刻刻变化的人的心里状态,在通过强制性脑波诱导来改变人的脑波时,人的实际心里状态会发生变化,基于这样的研究,为了人为地诱导人的心里状态,而一直使用了双耳节拍。
以往,将左(L:left)及右(R:Right)的所有的信号处理成单声道信号之后,通过对期望频段的频移来生成双耳节拍,使用户能够收听到对所期望的音乐的由双耳节拍构成的音响。
但是,不仅因频移现象而产生的拍振现象导致发生收听音响的不便,而且发生在将立体音频信号转换为单声道音频信号的过程中欣赏音乐必不可少的立体感完全消失的问题、以及单调的音响(单声道)而音质降低的问题。
在这方面,在韩国申请专利第10-1406531号(“通过立体音频信号产生双耳节拍的装置及方法”)中,公开了通过立体音频信号产生双耳节拍的同时防止立体音频信号的失真的装置及方法。
韩国申请专利:第10-1406531号(申请日为2014.06.03)。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以往技术的问题为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双耳节拍的脑波音响输出装置及其方法,其接收用户所期望的音乐,并对特定频段适用双耳节拍,而能够以立体声音源诱导所期望的脑波状态的同时,还能够以立体声音源提供,从而不会产生对音乐的抵触感或单调感,改善声场感。
【课题的解决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迪拉敌,未经株式会社迪拉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109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载荷180度翻转机
- 下一篇:一种布料瑕疵线上自动辨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