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消息同步方法及即时通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11809.4 | 申请日: | 2019-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313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高晓光;李淼;杨攀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云中融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58 | 分类号: | H04L12/58;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唐维虎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海淀区万***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消息 同步 方法 即时通讯 系统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消息同步方法及即时通讯系统,通过为数据中心配置对应的数据中心代理,由数据中心代理完成数据中心之间的消息同步,数据中心之间并不进行通讯消息的传输,使得各数据中心不需要维护其他数据中心的信息,其他数据中心的信息可以由数据中心代理来维护。如此,简化了即时通讯系统中的消息处理流程,数据中心代理为通讯消息配置有对应的时间戳,并在数据中心代理确定需要进行消息同步时,数据中心代理之间才进行消息传递,可以保证投递的消息不丢、不乱、不重复,提高消息传递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即时通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消息同步方法及即时通讯系统。
背景技术
即时通讯的服务端可以以微服务架构部署,并可以划分出单聊、群聊、会话等多种业务模块,模块与模块之间以RPC(Remote Procedure Call,远程过程调用)方式进行消息传递。当服务端以多数据中心方式部署时,各数据中心都会分别包括上述业务模块,且终端用户会按地域及路由负载策略,分别访问不同的数据中心。如果相互发送消息,这就产生用户与用户之间、模块与模块之间、跨数据中心的消息传递的问题。数据中心需要维护其他数据中心各个业务模块的相关信息,面对数据中心集群中的较多数据中心,一个数据中心内的每个业务模块都需要维护大量的其他数据中心内业务模块的相关信息,信息维护工作量十分庞大,由此带来的消息投递过程十分繁琐。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消息同步方法及即时通讯系统,可以实现更为高效的消息传递。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消息同步方法,应用于即时通讯系统,所述即时通讯系统包括用于为用户终端提供即时通信服务的第一数据中心、第二数据中心、第一数据中心代理和第二数据中心代理,所述第一数据中心代理对应第一数据中心,所述第二数据中心代理对应第二数据中心,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数据中心代理每隔预设周期向所述第二数据中心代理发送消息同步通知,所述消息同步通知包括第一同步时间戳;
所述第二数据中心代理根据所述第一同步时间戳确定是否需要进行消息同步,如果需要,发送携带第二同步时间戳的同步请求消息至第一数据中心代理;
所述第一数据中心代理根据所述同步请求消息中的第二同步时间戳将待同步的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二数据中心代理;
所述第二数据中心代理将所述待同步的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二数据中心进行消息同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同步时间戳为所述第一数据中心代理接收到的最新一条信息的时间戳,所述第二数据中心代理根据所述第一同步时间戳确定是否需要进行消息同步的步骤包括:
所述第二数据中心代理判断所述第一同步时间戳是否晚于本地存储的第二同步时间戳,其中,所述第二同步时间戳为所述第二数据中心代理最近一次接收所述第一数据中心代理发送的通讯消息中最晚的时间戳;
若所述第一同步时间戳晚于所述第二同步时间戳,则确定需要进行消息同步;
若所述第一同步时间戳早于所述第二同步时间戳,或与所述第二同步时间戳相同,则确定不需要进行消息同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数据中心代理根据所述同步请求消息中的第二同步时间戳将待同步的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二数据中心代理包括:
所述第一数据中心代理将接收到的消息中时间戳晚于所述第二同步时间戳的消息作为待同步的消息,并将所述待同步的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二数据中心代理。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数据中心代理根据所述同步请求消息中的第二同步时间戳将待同步的消息发送至所述第二数据中心代理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数据中心代理使用接收到的最新消息的时间戳更新本地存储的所述第二同步时间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云中融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云中融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118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集成单指令多数据流架构人工智能模块的系统芯片
- 下一篇:图像读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