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造型混凝土用可蒸养聚氨酯模板的制备料和可蒸养聚氨酯模板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12489.4 | 申请日: | 2019-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767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夏春蕾;强顺凯;冯树洲;曹迪尼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8G18/76 | 分类号: | C08G18/76;C08G18/69;C08G18/66;C08G18/65;C08G18/48;C08G18/36;C08K5/11;C08K5/12 |
代理公司: | 河北冀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3151 | 代理人: | 王占华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造型 混凝土 用可蒸养 聚氨酯 模板 制备 可蒸养 及其 方法 | ||
1.一种造型混凝土用可蒸养聚氨酯模板,其特征在于,由制备料模压得到,所述制备料由以下质量份组分组成:
所述聚烯烃多元醇为端羟基聚丁二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型混凝土用可蒸养聚氨酯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烯烃多元醇的羟值为45~110mgKOH/g,官能度为2.0~2.5;
所述异氰酸酯为液化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聚合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己二异氰酸酯、氢化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和萘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增塑剂为烷基磺酸苯酯、环氧大豆油、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和葵二酸二甲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稀释剂为氨酯级有机溶剂;
所述扩链剂为大豆油扩链剂BH760、丙二醇、蓖麻油二醇和植物油酸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耐老化剂为抗氧剂1010、抗氧剂245、抗氧剂1035和抗氧剂1076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消泡剂为BYK-088;
所述催化剂为三亚乙基二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辛酸亚锡、醋酸苯汞或环烷酸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造型混凝土用可蒸养聚氨酯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氨酯级有机溶剂为丙酮、醋酸丁酯、醋酸乙酯、甲苯、二甲苯、碳酸二甲酯和己二酸二甲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4.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造型混凝土用可蒸养聚氨酯模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部分聚烯烃多元醇和增塑剂的混合物依次进行真空脱水和降温处理,得到第一多元醇混合料;
(2)将所述步骤(1)得到的第一多元醇混合料与异氰酸酯混合,进行反应,得到预聚体;
(3)将剩余的聚烯烃多元醇与扩链剂的混合物依次进行真空脱水和降温处理,得到第二多元醇混合料;
将所述第二多元醇混合料、耐老化剂、稀释剂、消泡剂和催化剂在保护气氛下混合,得到固化剂;
(4)将所述步骤(2)得到的预聚体和所述步骤(3)得到的固化剂混合后,依次进行脱泡、模具浇注和固化,得到聚氨酯模板;
所述步骤(2)和步骤(3)没有时间先后顺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和步骤(3)中真空脱水前进行阶梯升温;所述阶梯升温包括依次进行的第一升温和第二升温;所述第一升温的起始温度为18~25℃,终止温度为70~95℃,升温速率为1~50℃/min;所述第二升温的起始温度为70~95℃,终止温度为100~115℃,升温速率为0.01~10℃/min。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和步骤(3)中真空脱水的真空度独立地为-0.085~-0.1MPa;所述真空脱水时的搅拌速率独立地为1~200rpm,时间独立地为0.2~20h。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反应的温度为70~80℃,反应的时间为0.2~24h。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反应温度经阶梯升温达到;所述阶梯升温包括依次进行的第一升温和第二升温;所述第一升温的起始温度为18~25℃,终止温度为60~65℃,升温速率为1~50℃/min;所述第二升温的起始温度为60~65℃,终止温度为70~80℃,升温速率为0.01~10℃/min。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真空脱泡的真空度为-0.085~-0.1MPa,时间为0.1~24h;所述固化包括依次进行的第一固化和第二固化;所述第一固化的压力为0~15MPa,温度为10~80℃,时间为0.1~24h;所述第二固化的温度为80~150℃,时间为0.1~240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未经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1248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