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乙炔氢氯化反应的Au杂原子配合物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12597.1 | 申请日: | 2019-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478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洋;张传明;张金利;李建;李延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河子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31/22 | 分类号: | B01J31/22;C07C19/043;C07C1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钟国 |
地址: | 832000 新疆维***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杂原子 配合物催化剂 乙炔氢氯化 配合物 制备方法和应用 乙炔转化率 催化活性 基催化剂 中心原子 配体 配位 催化剂 还原 团聚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乙炔氢氯化反应的Au杂原子配合物催化剂,包括载体以及负载在载体上的Au杂原子配合物;所述Au杂原子配合物为中心原子Au与含N、P和/或O杂原子的配体配位形成的配合物。与现有乙炔氢氯化反应用Au基催化剂相比,本发明的Au杂原子配合物催化剂能显著提高乙炔转化率,且不易流失、还原、团聚,大幅提升了现有Au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乙炔氢氯化反应的Au杂原子配合物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聚氯乙烯(PVC)作为第三大通用聚合物,由于其对光和化学品的高耐受性,在建筑和建筑行业以及包装,电气和服装行业中具有广泛而重要的应用。氯乙烯单体(VCM)是合成聚氯乙烯(PVC)的主要化学中间体。目前在VCM的生产中主要有两种合成方法:(i)乙烯法和(ii)电石乙炔法。由于我国“多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特点,氯乙烯单体主要由电石乙炔法制备。2016年中国PVC总产量达到2326万t/a,总产量接近1661万t,超过80%的PVC采用电石乙炔法制造。目前,在该合成路线中最广泛使用的催化剂是活性炭负载的氯化汞(II)(HgCl2),其中活性组分易于升华。据估计,生产每吨PVC需消耗1.02-1.41千克HgCl2催化剂(HgCl2含量:10-12wt%);尽管如此,大约25%的HgCl2在循环过程中损失(汞的年消耗量超过600吨)。汞的损失不仅导致催化剂失活,但需要频繁更换催化剂,而且还会对环境造成不可恢复的污染和人类健康风险。此外,有140多个国家已经签署了“水俣公约”,以控制日益增长的全球汞消费量。乙炔氢氯化反应生产VCM,使用的汞催化剂引起的污染问题亟待解决,替代汞基催化剂的无汞催化剂的研究和开发势在必行。
目前在乙炔氢氯化反应催化剂的研究中,有两类非Hg基催化剂被研究者们关注:(i)非金属催化剂和(ii)金属催化剂。由于非金属催化剂的低反应性和短的催化剂寿命,其在工业化的道路上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对于金属催化剂,尽管已经对几种金属氯化物(如Pt4+,Pd2+,Au2+,Cu2+,Sn2+等)进行了研究,但是近几十年的研究证明,以AuCl3为前驱体制备的Au基催化剂催化乙炔氢氯化反应,展现出较好的催化活性,对于乙炔氢氯化反应,金基催化剂在替代Hg基催化剂方面展现出了最好的潜力。
众所周知,Au的价格比较昂贵,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因此,要想使其在未来工业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必须要保证金基催化剂有高的催化活性和长的使用寿命,以及低的负载量,因此单位负载量更高催化活性和更长使用寿命的金基催化剂,是未来研究的重点。积碳和活性物质的团聚或还原是Au基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鉴于这些原因,研究人员已经在通过改性载体,添加其他金属等方法,抑制Au基催化剂的失活并改善其活性和稳定性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另外,Au离子具有相似的外围s,p,d等价轨道,因此更容易形成具有强大键合能力的混合轨道,以接受由杂原子配体提供的孤对电子,并且对配体的静电效应通常更强。离子的有效核电荷半径相对较大,配体的极化能力很强。而且,由于Au离子的d轨道的不饱和性,它具有很大的可变形性,从而增强了中心原子和配体之间的配位。因此,寻找不同种类的配体,并通过配体和金阳离子之间的配位制备含有高价态金的前驱体、掌握配体配位改性的机理,以提高金基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是该方面工作今后的重点和难点。
发明内容
根据上述背景技术中乙炔氢氯化反应催化剂的现状,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用于乙炔氢氯化反应的Au杂原子配合物催化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乙炔氢氯化反应的Au杂原子配合物催化剂,包括载体以及负载在载体上的Au杂原子配合物;
所述Au杂原子配合物为中心原子Au与含N、P和/或O杂原子的配体配位形成的配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河子大学,未经石河子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125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