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稠油井热水闭式循环加热降黏装置用保温管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13657.1 | 申请日: | 2019-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542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郑家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家远 |
主分类号: | E21B36/00 | 分类号: | E21B3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张德才 |
地址: | 257000 山东省东营市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闭式循环加热 保温管 稠油井 上接头 下接头 卡槽 下井 油田采油器械 螺纹连接 使用费用 维修更换 下井过程 油井 管体 吊装 卡住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稠油井热水闭式循环加热降黏装置用保温管,涉及油田采油器械领域,包括上接头、管体组件和下接头,使用时任意两个相邻的稠油井热水闭式循环加热降黏装置用保温管,其中一个稠油井热水闭式循环加热降黏装置用保温管的上接头能够与另一个稠油井热水闭式循环加热降黏装置用保温管的下接头螺纹连接,如此设置,该稠油井热水闭式循环加热降黏装置用保温管能够维修更换,成本低,损失小,且下井过程中不容易损坏,上接头上设置有卡槽,通过使吊装工具卡住卡槽,即可将装置下入油井,该稠油井热水闭式循环加热降黏装置用保温管不需要采用专用下井设备,且普通工作人员即可操作,使用费用低,下井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田采油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稠油井热水闭式循环加热降黏装置用保温管。
背景技术
油田在稠井上开采原油时采用了加热降黏技术,现有的加热降黏技术有多种技术,其中一项技术是用空心杆做抽油泵活塞与抽油机的连接杆,空心杆的外径一般为Φ42,内径为Φ31,在空心杆内再下入外径为Φ25的连续管,连续管的长度为数百米至数千米,将热水(或蒸汽)从连续管内打入,经连续管与空心杆之间的环形通道返出,将热量传递给空心杆外部的稠油,使其加热降黏,增加流动性。连续管由于有数百米至数千米,热水(或蒸汽)在连续管上部就开始传递热量,到达连续管下部时温度已下降很多,因此,目前采用的这种加热稠油的技术只能对管柱上部的稠油进行加热,加热效果不好,影响稠油井的开采。
为此,技术人员研制了申请号为CN2016107220694的一种稠油井热水闭式循环加热降黏装置,该装置有效解决了现有的加热降黏技术加热效果差的问题。但该装置中的连续管为保温管,其长度达1000m左右,属于小直径薄壁连续管,下井时需要专用设备(如申请号为2018106096966,名称为“小直径薄壁连续管注入装置”的中国专利中所记载的设置)和经过培训的技术人员操作才能安全的下入井内,实施困难,使用费用高,且由于小直径薄壁连续管连续管过于细长,在下井过程中十分容易损坏,一旦有一处损坏,整根连续管报废,损失巨大。
因此,提供一种入井方便,使用费用低,损失小,且入井过程中不易损坏的稠油井热水闭式循环加热降黏装置用保温管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稠油井热水闭式循环加热降黏装置用保温管,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该稠油井热水闭式循环加热降黏装置用保温管入井方便,使用费用低,损失小,且入井过程中不易损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稠油井热水闭式循环加热降黏装置用保温管,包括上接头、管体组件和下接头,所述上接头和所述下接头分别设置于所述管体组件的两端,并均与所述管体组件连通,使用时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稠油井热水闭式循环加热降黏装置用保温管,其中一个所述稠油井热水闭式循环加热降黏装置用保温管的所述上接头能够与另一个所述稠油井热水闭式循环加热降黏装置用保温管的所述下接头螺纹连接,且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稠油井热水闭式循环加热降黏装置用保温管通过所述上接头和所述下接头连通,所述上接头上设置有卡槽,通过使吊装工具卡住所述卡槽,能够将所述稠油井热水闭式循环加热降黏装置用保温管下入油井。
优选地,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稠油井热水闭式循环加热降黏装置用保温管,其中一个所述稠油井热水闭式循环加热降黏装置用保温管的所述上接头能够与另一个所述稠油井热水闭式循环加热降黏装置用保温管的所述下接头采用梯形螺纹连接。
优选地,所述梯形螺纹的公称直径为21mm,螺距为3mm,牙深为0.9mm。
优选地,所述管体组件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嵌套设置的内管、保温层和外部防护管,所述内管的两端分别插入所述上接头和所述下接头的内部,并与所述上接头和所述下接头固定连接,所述外部防护管的一端抵在所述下接头的端面上,所述外部防护管的另一端套设于所述上接头的外壁上,所述保温层的两端各设置有一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用于防止井液进入所述保温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家远,未经郑家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136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扩式自动泄油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修井起油管作业中的管杆外壁清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