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机纳米硅地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13800.7 | 申请日: | 2019-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657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郭绪平;郭芋伶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顺佳美恒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C04B111/20 |
代理公司: | 成都科泰六核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86 | 代理人: | 丁丽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机 纳米 地面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机纳米硅地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原料组成按重量份为:强度等级为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32~37份、强度等级为32.5的复合硅酸盐水泥32~37份、重质碳酸钙25~28份、改性纳米二氧化硅6~10份、贝壳3~6份、云母3~6份、彩石3~6份、彩砂3~6份、彩玻3~6份以及一定量的纤维素醚、减水剂、乳胶粉、缓凝剂等,该地面材料不仅抗压抗折,耐久性好,同时能大幅提高地面的抗侵蚀能力,并且对原料粒径要求不高,原料来源易得,便于生产和使用,成本低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机纳米硅地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胶凝材料组分向纳米尺度的延伸,纳米材料在水泥基材料中的应用成为当前建筑材料的研究热点,例如纳米活性二氧化硅、纳米碳酸钙、纳米二氧化钛、纳米炭黑、碳纳米管、纳米高岭土等均有在水泥基地面材料中的应用实例,并证实能改善水泥砂浆的力学性能,尤其是抗压性和抗折性,并能显著提高耐久性。
有资料证实,由于纳米材料(如纳米矿粉)可以填充整体结构中的微细空隙,进而提高密实性,可使水泥基材料的抗渗能力明显增强,因此特别适用于沿海地区工程结构物,可有效抵抗氯盐的长期侵蚀。但是,这种水泥基材料对原料粒径要求特别高,需要大量高细度(1~5μm)的辅助性凝胶材料和中细度(3~32μm)硅酸盐水泥熟料,生产难度大,且成本极高,并且由于纳米材料分散性不佳,使用时无法直接加水制备,而需要采用特定的分散方法,导致制备步骤多,使用不便。
因此,仍然需要开发出对原料要求尤其是粒径要求不高,易于生产和实用,成本低廉的具有良好抗腐蚀、抗渗透性能的水泥基地面材料,以延长使用寿命,适应特殊场地的需求,扩大应用范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具有良好抗腐蚀、抗渗透性能的水泥基地面材料,该材料不仅抗压抗折,耐久性好,同时能大幅提高地面的抗侵蚀能力,并且对原料粒径要求不高,原料来源易得,便于生产和使用,成本低廉。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机纳米硅地面材料,该地面材料按重量份由以下原料制成:
其中,所有原料的粒径不超过60μm,所述改性纳米二氧化硅的制备方法为:取硬脂酸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溶解于50~70℃、60~70%乙醇溶液中,然后加入纳米二氧化硅,保温超声2~3小时,抽滤,得到的固体用无水乙醇清洗,然后水洗,干燥即得。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粘度为20000~30000mPa·s,该粘度范围制备的改性纳米二氧化硅稳定性更好,不易受环境如温度、pH值的变化而发生变性。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硬脂酸、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纳米二氧化硅的重量比为0.15~0.2:0.1~0.15:1~1.2。该重量比范围制备的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分散性更佳,不易团聚。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硬脂酸、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纳米二氧化硅的重量比为0.2:0.15:1,使用时纳米二氧化硅更易均匀分散于水泥混凝土等成分中,并且在加水后不易与其他材料产生离散性。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乳胶粉为AcronalP5033,与其他乳胶粉相比,AcronalP5033对本发明地面材料的本体拉伸强度与断裂伸长率增加显著,同时自流平的抗折强度明显提高,自流平地坪材料的弹性模量适当降低,进一步提高了抗压抗折性。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缓凝剂为柠檬酸,与酒石酸、葡萄糖酸钠等缓凝剂相比,柠檬酸掺量最低,并且不易损失流动度和强度,提高施工可操作性。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消泡剂是有机硅类消泡剂,能够更快的消除因搅拌或施工导致的气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顺佳美恒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顺佳美恒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138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