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滴漏水的茶杯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14026.1 | 申请日: | 2019-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457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韩迪;刘敏;黄亦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A47G19/16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胡绪东 |
地址: | 550025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杯体 挤压 喇叭形 漏水 防滴 空心把手 茶水 把手 把手连接 袋装茶叶 挤压脱水 空心结构 平滑过渡 上侧面 台面 滴落 连通 开口 取出 穿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滴漏水的茶杯,包括杯体和安装在杯体上的把手,把手为空心结构,上侧面设置有连通的开口,把手连接杯体处设置有喇叭形挤压部,喇叭形挤压部与杯体平滑过渡。本发明通过在茶杯上设置喇叭形挤压部和空心把手,能够将袋装茶叶通过与其连接的绳穿过空心把手拉动到挤压部进行茶水挤压脱水,再将其取出,一方面,茶水得到有效利用,另一方面,有效避免滴落到台面或地面,有效起到防滴漏水的作用,本发明还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滴漏水的茶杯,属于茶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的茶杯将茶袋放入后浸泡,浸泡好后需要将其拿出,但是茶袋中含水量较高,拿出过程中滴漏茶液,一方面,造成浪费,另一方面打湿台面或地面。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滴漏水的茶杯,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滴漏水的茶杯,包括杯体和安装在杯体上的把手,把手为空心结构,上侧面设置有连通的开口,把手连接杯体处设置有喇叭形挤压部,喇叭形挤压部与杯体平滑过渡。
优选的,上述把手尾端设置有套接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在茶杯上设置喇叭形挤压部和空心把手,能够将袋装茶叶通过与其连接的绳穿过空心把手拉动到挤压部进行茶水挤压脱水,再将其取出,一方面,茶水得到有效利用,另一方面,有效避免滴落到台面或地面,有效起到防滴漏水的作用,本发明还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介绍。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防滴漏水的茶杯,包括杯体1和安装在杯体1上的把手2,把手2为空心结构,上侧面设置有连通的开口3,把手2连接杯体1处设置有喇叭形挤压部4,喇叭形挤压部4与杯体1平滑过渡。
优选的,上述把手2尾端设置有套接环5,方便固定茶袋连接的绳。
使用原理:将茶袋6放入到茶杯中,将茶袋6连接的绳7通过开口放置到把手2中并将端部挂接到套接环5上,倒入开水,浸泡时间达到后通过劳动绳7将茶袋拉入喇叭形挤压部4中进行茶水挤压,并将其取出,此时茶袋中的水分不会滴露,起到防滴落到台面和地面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140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