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氨氮水体强化脱氮一体化处理设备及废水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14494.9 | 申请日: | 2019-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045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张杭君;叶雪平;陈彬;唐娟;周东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师范大学;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黄前泽 |
地址: | 311121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氨氮 水体 强化 一体化 处理 设备 废水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氨氮水体强化脱氮一体化处理设备及废水处理方法。当前,工业废水量以及生活污水量逐年增长,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本发明一种高氨氮水体强化脱氮一体化处理设备,包括由上向下依次排列的浮藻反应单元、多介质生物膜滤层单元和微生物反应单元。多介质生物膜滤层单元分隔为过滤池和溢流池。过滤池内设置有由上至下依次排列的抑藻层、除磷吸附剂层、砂石层、砾石层。多介质生物膜滤层单元进水端的顶部与浮藻反应单元出水端的底部连接。溢流池的底部与微生物反应单元进水端的底部连通。本发明通过藻类的生物降解作用降低废水中氮元素的浓度,提高废水处理效果,并有效避免高浓度的氨氮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氨氮水体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氨氮水体强化脱氮一体化处理设备及废水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社会的发展以及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业废水量以及生活污水量逐年增长,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可利用的淡水资源越来越少。因此,对水污染的治理迫在眉睫。
在如今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物质需求已经不再是衡量国民生活水平的唯一标准,环境保护问题在国家发展中愈发彰显出其紧迫性和重要性。目前,我国的工业、农业以及生活污染物的排放负荷日益增加,全国化学需氧量的排放总量为2294.6万吨,氨氮的排放总量已高达238.5万吨,远超环境容量。因此,为了保护湖泊和海洋生态环境,如何有效降低生活污水中氮的排放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氨氮水体强化脱氮一体化处理设备及废水处理方法。
本发明一种高氨氮水体强化脱氮一体化处理设备,包括由上向下依次排列的浮藻反应单元、多介质生物膜滤层单元和微生物反应单元。所述的浮藻反应单元进水端的顶部设置有废水进水口。螺旋推流式浮躁反应单元的底部装有多个螺旋推流式浮藻反应器。螺旋推流式浮藻反应器包括柱状基质和浮藻。浮藻缠绕在柱状基质。
所述的多介质生物膜滤层单元进水端的顶部与浮藻反应单元出水端的底部连接。多介质生物膜滤层单元内固定有第一溢流板。第一溢流板将多介质生物膜滤层单元分隔为过滤池和溢流池。所述的过滤池内设置有由上至下依次排列的抑藻层、除磷吸附剂层、砂石层、砾石层。
所述多介质生物膜滤层单元内溢流池的底部与微生物反应单元进水端的底部连通。所述微生物反应单元的中部固定有第二溢流板和第三溢流板。第二溢流板和第三溢流板将微生物反应单元分隔为沿微生物反应单元的进水端向出水端依次排列的第一微生物反应池、第二微生物反应池和清水池。第一微生物反应池及第二微生物反应池的底部均设置有纳米曝气装置。
所述的第一微生物反应池内设置有多个生物膜反应器。所述的生物膜反应器呈板状。生物膜反应器的外侧面上设置有硝化细菌。所述的第二微生物反应池内设置有多个固定化微生物反应柱。所述的固定化微生物反应柱呈柱状,且侧部开有多个通孔。固定化微生物反应柱的通孔内设置有好氧反硝化菌。
进一步地,所述的废水进水口处设置有第一电磁通断阀。所述的浮藻反应单元内设置有第一液位传感器。过滤池内设置有第二液位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的浮藻采用狐尾藻。
进一步地,所述的多介质生物膜滤层单元进水端的顶部与浮藻反应单元出水端的底部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电磁通断阀。
进一步地,所述的抑藻层内设置有天然苔藓。
进一步地,所述的除磷吸附剂层内设置有除磷剂抑藻剂滤料。
进一步地,所述清水池的顶部设置有清水出口。
该高氨氮水体强化脱氮一体化处理设备的废水处理方法具体如下:
步骤一、向浮藻反应单元注入被处理废水。浮藻反应单元中的浮藻对高氨氮废水进行预处理,使得高氨氮废水中的部分氮元素被浮藻生物降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师范大学;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未经杭州师范大学;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144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植物-沉积微生物燃料电池处理污染河水的方法
- 下一篇:废水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