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在落纱操作后操作环锭纺纱机上的纺纱站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14501.5 | 申请日: | 2019-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582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发明(设计)人: | H-J.库斯特;H.卡佩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里特机械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13/32 | 分类号: | D01H13/32;D01H9/04;D01H13/04;D01H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邹松青;王丽辉 |
地址: | 瑞士.***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操作 纺纱机 纺纱 方法 | ||
描述了用于在落纱操作之后操作环锭纺纱机上的纺纱站的方法,纺纱站具有纱锭、钢领钢丝圈、线引导器和被分配给纱锭的牵伸装置。方法包括以下方法步骤,在落纱操作之后在纺纱站处检测纱线断裂,维护车移动到纺纱站且修正纱线断裂。这样做时,在通过维护车修正纱线断裂之前,检查管纱上的纱线的量,如果管纱上存在太少的纱线而不能将纱线引导到牵伸装置并且在此处附接纱线,则清理管纱并且将线附接到空的管纱,经由维护车和钢领钢丝圈以及线引导器将纱线引导到牵伸装置并且在此处附接纱线;如果管纱上存在足够的纱线来将纱线引导到牵伸装置并且在牵伸装置处附接纱线,则经由维护车和钢领钢丝圈以及线引导器将纱线引导到牵伸装置并且在此处附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在落纱过程后操作环锭纺纱机上的工作站的方法、维护车以及环锭纺纱机。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存在如下操作机器人和维护车,其在环锭纺纱机上已经存在断线之后附接线。这里尤其应当提到来自EP394671A2的操作机器人。操作机器人沿一行纺纱站移动、检测断线并且然后尝试修正由此检测到的任何断线。这样做时,驱动纱锭的皮带首先经由专门的纱锭制动装置从纱锭被提起并且然后纱锭被停止。此外,还使用辅助线。辅助线的一端被附接到绕线器,其围绕纺纱头部移动,从而围绕管纱来卷绕线。然后,辅助线被穿线通过钢领钢丝圈和线引导器并且被引入到牵伸装置的出口的区域内。纱锭和因此管纱也然后被再次驱动并且辅助线被带到所牵伸的粗纱的路径中,使得辅助线和粗纱一起被加捻。
但是,如果在落纱之后发生断线,缺点在于,当维护车正尝试修正该断线时套筒上的纱线太少而不能成功地执行纺纱起动。这可能导致纱线被线搜寻机构无意地牵伸离开套筒。在线搜寻之后,留在套筒上的纱线层是如此小以致于存在纱线层由于纺纱起动期间的拉动而被移位或被拉出的风险。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得到一种方法和一种维护车,其将消除在落纱过程之后的断线,使得纱线在管纱上不被移位或不被拉出。
该目的由具有本申请基本方案的特征的方法来实现。
该目的尤其由根据本申请的方法来实现,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在断线被维护车修正之前检测管纱上的纱线的量,以及
-如果管纱上没有足够的纱线来将纱线引导并附接到牵伸装置,则从管纱移除纱线并且将线附接到空的管纱,并且维护车和领钢钢丝圈以及线引导器一起将纱线引导到牵伸装置,所述纱线在所述牵伸装置处被附接;以及
-如果管纱上存在足够的纱线来将纱线引导并附接到牵伸装置,则维护车和领钢钢丝圈以及线引导器一起将纱线引导到牵伸装置并且在此处附接。
该方法有利地使得有可能防止自动纺纱起动由套筒上纱线过少导致失败。因此,增加了该过程的功效和精度。例如,可以通过用于纱锭的单独的纱锭监测器或单独的纱锭驱动器来检测断线。
尽管该方法原理上在整个纺纱循环期间可以作为标准过程被执行,但有利地可能的是其仅仅在纺纱起动时(即,当至多前三层被施加到管纱时)被执行。例如两分钟到五分钟的时间限制也会是可以想到的。
通过计算卷绕到管纱上的量、尤其通过基于纱锭已经运行的时间计算纱线的量以及计算与断线的时间点相关的纱线数量,有利地检验管纱上的纱线的量。例如,可以从纱线的输送(以米/分(m/min)为单位)来计算纱线的量和/或由传感器来确定纱线的量。
通过使用纱线搜寻机构可以有利地完成通过抽吸所实现的管纱的清理,线搜寻机构允许管纱的彻底且快速的清理。
此外,有利地可能的是,基于维护车的控制来决定管纱上是否存在足够的纱线。因此,维护车可以自主地操作。在另一实施例中,还可能的是,纺纱机控制器做决定并且将信息发送给维护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里特机械公司,未经里特机械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145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