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深海漂浮式渔牧-风电组合平台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14526.5 | 申请日: | 2019-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014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力伟;于赢水;李秀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1/60 | 分类号: | A01K61/60;A01K61/80;A01K79/00;A23B4/06;F03D9/25;F03D9/19;F03D13/25;B63B35/00 |
代理公司: | 大连非凡专利事务所 21220 | 代理人: | 王廉 |
地址: | 116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浮筒 下层 养殖平台 上层 组合平台 连接梁 漂浮式 中心处 风电 深海 风力发电机 平台系统 位置相对 箱型梁 立柱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深海漂浮式渔牧‑风电组合平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台系统包括养殖平台,所述养殖平台包括上层,所述上层包括多个在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的上浮筒,相邻的上浮筒之间通过连接梁连接,上层的中心处设置有连接部,所有的上浮筒与连接部之间都通过箱型梁连接,同时所述的养殖平台还包括下层,下层包括多个在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的下浮筒,下层的中心处设置有中心下浮筒,所有相邻的下浮筒之间、所有的下浮筒与中心下浮筒之间都设置有连接梁,所述上层中的上浮筒与下层中的下浮筒数量相同且位置相对,在相对应的上浮筒与下浮筒之间连接有立柱,所述上浮筒上设置有风力发电机和起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上平台领域,特别是一种深海漂浮式渔牧-风电组合平台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维持海上渔牧或养殖平台的正常运行,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如电能),而有的养殖平台位于深海中,能源的携带与输送十分不便,且成本巨大。
同时,现在还有一种能够发电的海上漂浮式风机。而传统的海上漂浮式风机所存在的问题是制作成本较高,同时其抗风浪能力相对较差。
因此现在需要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或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结构合理,设计巧妙,能够实现能源自给,同时具有风力发电和深海渔牧两种功能的组合式平台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深海漂浮式渔牧-风电组合平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台系统包括养殖平台,所述养殖平台包括上层,所述上层包括多个在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的上浮筒1,相邻的上浮筒1之间通过连接梁2连接,上层的中心处设置有连接部3,所有的上浮筒1与连接部3之间都通过箱型梁4连接,同时所述的养殖平台还包括下层,下层包括多个在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的下浮筒5,下层的中心处设置有中心下浮筒6,所有相邻的下浮筒5之间、所有的下浮筒5与中心下浮筒6之间都设置有连接梁2,所述上层中的上浮筒1与下层中的下浮筒6数量相同且位置相对,在相对应的上浮筒1与下浮筒6之间连接有立柱7,所述上浮筒1上设置有风力发电机8和起货装置9,所述箱型梁4的内部分割为多个舱室,在舱室内设置有能源系统、自动投饵系统10、自动捕鱼系统11、渔获加工与冷藏系统及水下监控系统,所述的能源系统由智能微电网系统以及电解制氢系统组成,冷藏系统为冷库,所述养殖平台周围和底部设置有渔网12,在下浮筒5或立柱7内还设置有锚机或绞缆机,锚机或绞缆机上设置有锚链或系泊缆绳,所述锚链或系泊缆绳的底端固定于海底,下浮筒5和立柱7的内部均分割为多个压载舱室,并且在压载舱室内还设置有压载系统。
所述的风力发电机8为一个,且设置在连接部3上。
所述的风力发电机8为多个,且在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
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种结构形式的深海漂浮式渔牧-风电组合平台系统,针对传统的渔牧平台以及风力发电平台各自所存在的问题,创造性地将两种平台进行有机的结合,让这种平台系统既可以满足深海渔业养殖的需求,又可以实现能源的自给,甚至产生的多余能源还可以向陆地输送。由于它具有双重功能,因此分摊了漂浮式风机基础的高昂造价,相当于降低了其建造成本。
同时,由于平台具有上下双层浮筒及压载系统,可控制平台的上浮和下沉。在风速较小的季节,控制压载水量使平台上浮,风机叶轮承受的风力增大,提高发电量;在风速较大季节或台风来临时,控制压载水量使平台下沉,使上浮筒位于海平面静水线处,一方面可以降低风机叶轮承受的风力,另一方面在平台发生倾斜时,上浮筒浮力的改变可以提供较大的恢复力矩(抗倾覆力矩),从而保障平台的安全。
因此可以说它具备了多种优点,特别适合于在本领域中推广应用,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视图(一台风力发电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洋大学,未经大连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145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虾蟹分层分格养殖方法
- 下一篇:海洋生态用自动化诱鱼养鱼捕鱼鱼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