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鼠李糖乳杆菌及其在制备预防过敏性哮喘的保健食品和药品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14820.6 | 申请日: | 2019-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666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索化夷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61K35/747;A61P37/08;A61P11/06;A23L33/135;C12R1/225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武君 |
地址: | 400715***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鼠李糖乳 杆菌 及其 制备 预防 过敏性 哮喘 保健食品 药品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8592的鼠李糖乳杆菌2016SWU.05.0601(Lactobacillus rhamnosus 2016SWU.05.0601)以及该鼠李糖乳杆菌在制备预防过敏性哮喘的保健食品和药品中的应用,对开发功能保健制品、丰富发酵产品种类、建立乳酸菌菌种资源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给过敏性哮喘的预防带来了新的希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鼠李糖乳杆菌,还涉及该鼠李糖乳杆菌在制备保健食品和药品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牦牛酸乳是青藏高原地区牧民沿用古老而传统的方法制作而成的Ⅳ型发酵乳。在自然发酵过程中,因受到海拔、奶源、制作工艺等多种因素影响,形成了复杂多样的微生物菌落区系,是分离鉴定乳酸菌的丰富来源。
乳酸菌是一类革兰氏染色阳性、过氧化氢酶阴性的杆菌或球菌,不形成芽孢,不运动,能利用葡萄糖产乳酸,在无氧或少氧的环境中生长良好的兼性厌氧菌。乳酸菌最开始在食品中的应用是作为保藏技术,如泡菜、酿酒和酸奶等传统食品,利用乳酸菌发酵糖类产生乳酸使得周围环境偏酸,进而抑制一些腐败微生物的生长。随着人们对肠道菌群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绝大部分的乳酸菌在肠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了许多益生作用。研究表明,乳酸菌具有维持肠道菌群的微生态平衡、增强机体免疫力、预防肿瘤发生、降低胆固醇、延缓机体衰老和预防龋齿等作用。目前我国对于乳酸菌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许多商品依赖于国外的菌种来生产,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益生乳酸菌,因此充分利用中国特色的乳酸菌资源,筛选优良菌种,研究其各种潜在的益生特性,对改善我国乳酸菌制品的品质、提高我国发酵食品行业在国际中的竞争力、推动功能保健食品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过敏性皮炎、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逐步攀升,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慢性病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有2.35亿人经受着过敏性疾病的困扰,造成大量的医疗保健支出。而在过敏性疾病发病率提高的同时,伴随的是传染类疾病发病率的逐年递减。基于这一现象,有学者提出了“卫生学假说”,即随着城市工业化的进程、疫苗的研制和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人类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微生物暴露强度和多样性减少是驱动异常免疫成熟和增加过敏疾病发生率的一个主要因素。过敏性哮喘是常见的过敏性疾病之一,即患者对环境(过敏源)做出自身免疫反应导致IgE产生,通常伴随咳嗽、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多发生在婴幼儿时期且伴随终身。目前临床多采用药物治疗来缓解症状,但不能彻底治愈,且药物治疗存在着价格昂贵、副作用大等缺点。因此,迫切需要寻找能够有效预防和治疗过敏性哮喘且成本经济的药物替代品。近年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出现和发展,菌群干预技术作为一种新手段,成为诊断、预防和治疗过敏性哮喘等免疫类疾病的有效靶点。
作为菌群干预的手段之一,乳酸菌对过敏性哮喘预防作用的靶向应用在食品科学及医疗保健方面具有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前景。因此筛选具有优良益生特性、可预防过敏性哮喘的乳酸菌菌株,对于开发功能保健制品、丰富发酵产品种类、建立乳酸菌菌种资源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从牦牛酸乳中筛选消化道抗性强、可预防过敏性哮喘的乳酸菌菌株,以开发功能保健制品、丰富发酵产品种类、建立乳酸菌菌种资源库。
经研究,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1.鼠李糖乳杆菌2016SWU.05.0601(Lactobacillus rhamnosus2016SWU.05.0601),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8592。
2.鼠李糖乳杆菌2016SWU.05.0601在制备预防过敏性哮喘的保健食品和药品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大学,未经西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148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