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肢体植皮术后伤口旷置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15836.9 | 申请日: | 2019-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577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胡良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15/00 | 分类号: | A61F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2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肢体 植皮 术后 伤口 旷置器 | ||
一种用于肢体植皮术后伤口旷置器,包括纱布、连接头,还包括框架,框架为多根支撑杆由连接头连接而成,框架包括下部的容置部和上部的观察部,容置部为长方体框架、观察部为上凸的拱形框架,容置部包括左右两面的板状结构,板状结构中部设置圆孔、顶沿设有豁口,豁口上方设置与板状结构顶部一体成型的杆件一;观察部的底与容置部的顶共用一组支撑杆,容置部各表面和观察部的前、后、底面均覆有纱布,纱布通过夹扣固定在各个支撑杆上;连接头为三通接头或四通接头,连接头的开口与对应的支撑杆套接固定。本发明可解决新植皮在换药过程中被反复撕扯导致的患者剧痛、新植皮存活率低、感染率高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人体伤口修复重建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肢体植皮术后伤口旷置器。
背景技术
在四肢创伤患者中,肢体骨折的同时常常合并皮肤软组织的大面积损伤甚至缺失,因此常常需要行取皮植皮手术对缺损和坏死区域进行修复,在植皮术后,由于植皮区域大量组织体液渗出,往往使覆盖的敷料紧密贴敷在植皮区上,在每次换药过程中,新植皮在换药过程中被反复撕扯,严重降低了植皮的存活率,提高了感染率,此外,新生植皮区常常痛觉过敏,换药时患者往往面临剧烈疼痛。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肢体植皮术后伤口旷置器,可解决新植皮在换药过程中被反复撕扯导致的患者剧痛、新植皮存活率低、感染率高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肢体植皮术后伤口旷置器,包括纱布、连接头,还包括框架,所述框架为多根支撑杆由连接头连接而成,
所述框架包括下部的容置部和上部的观察部,所述容置部为长方体框架、观察部为上凸的拱形框架,所述容置部包括左右两面的板状结构,所述板状结构中部设置圆孔、顶沿设有豁口,所述豁口上方设置与板状结构顶部一体成型的杆件一;所述观察部的底与容置部的顶共用一组支撑杆,所述容置部各表面和观察部的前、后、底面均覆有纱布,所述纱布通过夹扣固定在各个支撑杆上;所述板状结构底部与容置部底部的纵向支撑杆连为一体、顶部所述豁口内设置夹扣将所述杆件一固定在容置部顶部的纵向支撑杆上;
所述连接头为三通接头或四通接头,所述连接头的开口与对应的支撑杆套接固定。
优选地,所述三通接头,包括相互垂直的一体成型的三根套筒,各所述套筒在一头相互连通、另一头均为开口。
优选地,所述四通接头,包括一体成型的一根两头通透的直筒和两根互相垂直且与所述直筒垂直的套筒,两个所述套筒一端设置在直筒中部并连通直筒、另一头为开口。
优选地,所述夹扣为双头夹,包括连杆和一对在所述连杆两侧对称设置的夹钳,每个所述夹钳包括相互铰接的一对力臂,其中一个所述力臂端部固定在连杆上,一对所述力臂之间位于铰链在靠近所述连杆的一侧设置弹簧。
优选地,所述观察部的拱形顶部的单侧支撑杆为一根。
优选地,所述观察部的拱形顶部的单侧支撑杆为对称的两根对接,且所述拱形顶部两侧支撑杆对接处设置一根顶杆,所述顶杆、两根对接的所述拱形顶部单侧支撑杆用三通接头连接。
优选地,所述顶杆两边的纱布为不相连的两块,分别由所述顶杆和观察部底部的横向支撑杆上设置的夹扣固定。
本发明有以下积极有益效果:
1)通过框架结构将伤口植皮区与敷料旷置隔开,同时,框架外层为致密透气的纱布,隔绝环境中的粉尘等污染物,从而减少换药时对植皮区的撕扯损伤及起到纱布覆盖伤口的保护作用。
2)该旷置器可延展变形,易拆卸,省时省力,可重复使用,便于术后护理观察及换药。
3)通过框架结构的支撑作用,使得患处免受被褥等挤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未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158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层显示方法、装置与设备
- 下一篇:充气快递包装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