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节能型扫码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15860.2 | 申请日: | 2019-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189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奈士迪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7/00 | 分类号: | G06K7/00;G06K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区块 存储器 节能机构 扫码装置 节能型 支撑组件 处理器 码头 挡板 传动组件 清洁滚筒 驱动组件 太阳能板 电连接 连接板 连接箱 链节点 支撑板 转动轴 手机 写入 存储 节能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节能型扫码装置,包括主体和扫码头,所述扫码头设置在主体上,所述主体内设有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和存储器电连接,所述存储器接受区块链节点写入的区块链数据,并对区块链数据进行存储,所述主体上设有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支撑组件和两个传动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板、连接板、挡板、两个连杆和两个连接箱,所述主体上还设有节能机构,所述节能机构包括太阳能板、清洁滚筒、转动轴和两个驱动组件,该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节能型扫码装置通过控制机构实现了手机位于扫码头的扫码范围内,提高了实用性,不仅如此,还通过节能机构实现了节能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节能型扫码装置。
背景技术
区块链技术是利用块链式数据结构来验证与存储数据、利用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来生成和更新数据、利用密码学的方式保证数据传输和访问的安全、利用由自动化脚本代码组成的智能合约来编程和操作数据的一种全新的分布式基础架构与计算方式,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
区块链技术的数据安全程度较高,应用也非常广泛,其中就包括支付设备领域,而扫码器是支付设备的一种,扫码器是一种读取条形码信息的机器,利用发射出红外线光源,然后根据反射的结果,利用芯片来译码,最后再返回条形码所代表的正确字符。
现有技术的扫码器一般都是采用传统的数据加密方式,很容易造成数据丢失,并且,现有技术的扫码器在节能方面存在问题,现有的扫码器为了追求扫码效率,大都会使扫码器一直处于扫码状态,从而需要更多的电能来支撑扫码器运行,造成了电能浪费,不利于节能,不仅如此,现有的扫码器在对手机进行扫码时,由于扫码范围有限,当手机放置在扫码范围外时,会导致扫码器无法实现扫码,降低了实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节能型扫码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节能型扫码装置,包括主体和扫码头,所述扫码头设置在主体上,所述主体内设有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和存储器电连接,所述存储器接受区块链节点写入的区块链数据,并对区块链数据进行存储;
所述主体上设有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支撑组件和两个传动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板、连接板、挡板、两个连杆和两个连接箱,所述挡板与主体的靠近扫码头的一侧贴合,所述挡板与扫码头正对设置,所述连接板水平设置在挡板的下方,所述连接板上设有连接口,所述支撑板水平设置在连接板的下方,所述支撑板与连接口正对设置,两个连杆分别竖向设置在连接口的两侧,所述支撑板通过连杆与连接板固定连接,两个连接箱分别设置在挡板的两侧,所述连接箱与主体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箱的靠近挡板的一侧设有滑槽,所述挡板和连接板均设置在滑槽内,所述连接箱与传动组件一一对应,所述连接板通过传动组件与挡板传动连接;
所述主体上还设有节能机构,所述节能机构包括太阳能板、清洁滚筒、转动轴和两个驱动组件,所述太阳能板设置在主体上,所述太阳能板位于扫码头的正上方,所述转动轴水平设置在太阳能板和挡板之间,所述清洁滚筒与转动轴同轴设置,所述清洁滚筒安装在转动轴上,所述驱动组件与转动轴传动连接,两个驱动组件分别设置在扫码头的两侧。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该装置数据存储的安全性,所述处理器内设有区块链系统,所述区块链系统包括数据层、网络层、共识层、激励层、合约层和应用层,所述区块链数据来源于数据层。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该装置的自动化程度,所述处理器为单片机或PLC,所述存储器包括内存数据库和磁盘数据库,所述内存数据库和磁盘数据库分别接受区块链节点写入的区块链数据,并对区块链数据进行存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奈士迪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奈士迪技术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158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