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知识图谱的云仿真模型资源描述信息存储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15901.8 | 申请日: | 2019-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856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朱峰;姚益平;熊思齐;唐文杰;曲庆军;陈慧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6/36 | 分类号: | G06F16/36;G06F30/2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黄晓庆 |
地址: | 410008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知识 图谱 仿真 模型 资源 描述 信息 存储 方法 装置 | ||
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云仿真模型资源描述信息存储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以及可读存储介质,一个实施例的方法包括:确定云仿真模型资源的描述内容,描述内容包括静态信息、动态功能和接口信息,静态信息包括:基本信息、静态属性及功能、模型关系及模型需求信息;动态功能包括:云仿真模型资源的各状态之间的转化关系以及转化条件;基于描述内容,确定各云仿真模型资源在知识图谱中的资源描述框架三元组信息;将各云仿真模型资源的资源描述框架三元组信息导入知识图谱,形成存储云仿真模型资源描述信息的知识图谱。本实施例方案提高了云仿真模型资源描述的可扩展性,简洁直观,基于知识图谱在实现对云仿真模型资源的搜索时也更具关联性且效率更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云仿真模型资源描述信息存储方法、云仿真模型资源描述信息存储装置、计算机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为了实现快速构建仿真系统,降低仿真系统的开发周期,减少所需的人力物力以及成本,近年来仿真领域的专家提出了面向服务的可组合仿真技术,在可组合仿真的框架下,云仿真模型资源具有可重用性、可组合性和互操作性,并且可以被开发人员灵活的使用。而随着云计算技术的普及,云仿真的概念也孕育而生,与web(World Wide Web,即全球广域网,也称为万维网)服务类似,云仿真是一种以云计算为基础,进一步融合虚拟化、普适计算和高性能计算等技术的仿真手段。构建云仿真平台,目的是能够在云架构下可以按需使用云平台上虚拟化的内存资源、计算资源以及云仿真模型资源,来组合构建仿真系统或者应用,并行地处理该系统(应用)中的各个模型,实现模型间的交互,最后完成特定的仿真任务或者用户的仿真需求。
仿真模型的存储(也称为资源描述)方式是实现云仿真的重要基础,也是云仿真中仿真模型搜索与发现技术和组合技术的重要支撑。传统的web服务描述语言(WSDL,WebService Description Language),大多是通过关键字来匹配服务和应用,这样的匹配方式效率低下而且准确率较低,使得搜索得到的仿真模型存在局限性,云平台中丰富的云仿真模型资源不能够得到充分运用。本体描述语言(OWL,Ontology Web Language)提供了可以基于语义来描述web服务的方法。但这种基于OWL-S的仿真模型描述语言在方法和结构上都难以统一,扩展性差。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云仿真模型资源描述信息存储方法、云仿真模型资源描述信息存储装置、计算机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有利于提高在应用云仿真模型资源时的匹配效率和准确率,且扩展性高。
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基于知识图谱的云仿真模型资源描述信息存储方法,包括:
确定云仿真模型资源的描述内容,所述描述内容包括静态信息、动态功能和接口信息,所述静态信息包括:基本信息、静态属性及功能、模型关系以及模型需求信息;所述动态功能包括:所述云仿真模型资源的各状态之间的转化关系以及转化条件,所述接口信息包括:模型注册方式、安全管理方式、传输协议、URL地址、消息格式、接口类型以及实现类型;
基于所述描述内容,确定各云仿真模型资源在知识图谱中的资源描述框架三元组信息;
将各所述云仿真模型资源的资源描述框架三元组信息导入知识图谱,形成存储云仿真模型资源描述信息的知识图谱。
进一步地,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资源描述框架三元组信息,包括:模型关系三元组、模型属性三元组、模型状态三元组、以及模型状态转换三元组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资源描述框架三元组信息包括模型关系三元组时,基于所述描述内容,确定各云仿真模型资源在知识图谱中的资源描述框架三元组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描述内容,确定任意两个云仿真模型资源唯一标识对应的云仿真模型资源之间的模型关系,所述模型关系三元组包括:各云仿真模型资源唯一标识以及各云仿真模型资源唯一标识之间的模型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159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