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柴油机油气分离的回油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16740.4 | 申请日: | 2019-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538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杨占林;曾志龙;蔡晓霞;唐兰;金伟;赖柱波;黄第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3/04 | 分类号: | F01M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李泽中;张静轩 |
地址: | 537005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油管 油杯 柴油机油气 回油结构 盖板 储油槽 油液 下端部 相距一定距离 安装方便 溢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柴油机油气分离的回油结构,包括油杯、回油管以及盖板。回油管的下端部设置在油杯内,且回油管的下端部与油杯的底部相距一定距离;盖板设置在回油管的顶部,盖板具有储油槽,回油管与储油槽的底部相连通;其中油液能够从储油槽内顺着回油管流至油杯内,当油杯内充满油液时,油液从油杯内溢出。本发明的柴油机油气分离的回油结构,具有结构简单,空间小,安装方便,比较容易布置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发动机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柴油机油气分离的回油结构。
背景技术
柴油机的油气分离器主要作用是将发动机曲轴箱内的高温压力气体排出,使曲轴箱内压力与大气压力基本相等,同时使机油从油气中分离出来,减少机油消耗泄漏。
现有的油气分离器回油结构主要是将回油管插入机油液面以下,防止油气未经分离直接排到大气中,或者做成U型管进行隔断,防止曲轴箱内部油气直接从回油管内串出到大气中,如图1所示,图1是根据现有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回油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中的回油管2′底端弯成U型,且U型部分必须要深入到机油液面以下,这样致使回油管2′必须具有一定的长度,因此需要占用较大内部空间。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柴油机油气分离的回油结构,其采用油杯结构带体U型结构,在实现油气分离的同时,且结构简单,空间占用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柴油机油气分离的回油结构,包括油杯、回油管以及盖板。回油管的下端部设置在油杯内,且回油管的下端部与油杯的底部相距一定距离;盖板设置在回油管的顶部,盖板具有储油槽,回油管与储油槽的底部相连通;其中油液能够从储油槽内顺着回油管流至油杯内,当油杯内充满油液时,油液从油杯内溢出。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油杯为顶部敞开底部封闭结构。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回油管的下端部从油杯的顶部敞开处伸入至油杯内。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回油管的下端部的外壁与油杯的一侧内壁贴合连接。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油杯、回油管以及盖板采用金属材料。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油杯、回油管以及盖板之间的连接采用焊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柴油机油气分离的回油结构具有下列有益效果:其采用油杯的结构实现油气分离,结构简单,空间占用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现有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回油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回油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回油结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的A-A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1-油杯,2-回油管,3-盖板,31-储油槽,4-油液。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1674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沼气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结构
- 下一篇:颗粒捕捉器再生控制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