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钒钛磁铁矿提钒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16905.8 | 申请日: | 2019-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225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王显云;邹正强;吴宝林;杨灵锁;罗林军;涂志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裂谷钒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1/244 | 分类号: | C22B1/244;C22B1/02;C22B3/08;C22B34/22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梁鑫 |
地址: | 617201 四川省攀枝花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钒钛磁铁矿 球团 提钒 水溶性淀粉 浸出剂 浸出率 浸出 球磨 焙烧 湿式球磨机 提钒浸出液 有机粘结剂 焙烧条件 固液分离 绿色环保 钠化氧化 氧化焙烧 冶金领域 水混合 稀硫酸 粘结剂 加水 钠化 钠盐 冷却 能耗 改进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钒钛磁铁矿提钒工艺,属于冶金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钒浸出率高、焙烧条件温和、浸出剂用量小、绿色环保的钒钛磁铁矿提钒工艺:将钒钛磁铁矿、钠盐、粘结剂和水溶性淀粉混合,加水,进行造球,得球团,然后进行氧化焙烧,冷却,得钠化氧化球团,再与水混合,置于湿式球磨机中球磨,然后与pH=0.3~0.5的稀硫酸混合浸出,固液分离。本发明采用有机粘结剂,同时加入水溶性淀粉,通过对球团的性质进行改进,降低了焙烧温度、减少氧化时间和能耗,并能提高钒的氧化和钠化转化率,并且采用球磨后再浸出,可使提钒浸出液的钒浸出率达90%以上,大幅降低了浸出剂的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领域,涉及钒钛磁铁矿的提钒工艺。
背景技术
钒产品的生产通常采用钠盐提钒的方法,将含钒物料与钠盐磨细并混合均匀,在高温下进行氧化焙烧,使钒转化为五价,然后与钠结合生成水溶性的钒酸钠一类化合物,再用水进行浸取,钒从原料中溶出进入溶液,进一步讲钒从溶液中析出沉淀,再加工成各种钒产品。
目前,国内外对钒钛磁铁矿的钠化提钒方法已经进行了较为充分的研究,如CN101358301A公开了一种钒钛磁铁矿直接提钒的方法,CN1629326A公开了一种含钒铁精矿球团提钒方法,CN106995879A公开了一种低品位含铬型钒钛磁铁矿钠化氧化-浸出提钒方法,等专利文献;对现有技术分析发现,现有技术工艺中总存在钒浸出率偏低、焙烧条件苛刻或浸出剂用量大等不足之处,因此目前需要开发一种综合效果优异的钒钛磁铁矿提钒工艺,从而能降低焙烧温度,获得较高的钒浸出率,同时使整个提钒过程绿色环保。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钒浸出率高、焙烧条件温和、浸出剂用量小,绿色环保的钒钛磁铁矿提钒工艺,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将钒钛磁铁矿、钠盐、粘结剂和水溶性淀粉混合,加水,进行造球,得球团;其中,所述钠盐为NaCl、NaCO3、Na2SO4、NaOH或NaNO3中的至少一种;
B、将步骤A所得球团进行氧化焙烧,冷却,得钠化氧化球团;
C、将步骤B所得钠化氧化球团与水混合,然后置于湿式球磨机中球磨,然后与pH=0.3~0.5的稀硫酸混合并浸出,固液分离,得提钒浸出液。
其中,上述所述的制取液体提钒合格原料的工艺中,步骤A中,所述钠盐的质量为钒钛磁铁矿质量的6~9%。
其中,上述所述的制取液体提钒合格原料的工艺中,步骤A中,所述水溶性淀粉的质量为钒钛磁铁矿质量的0.05~0.2%;所述水溶性淀粉的灰分不超过0.5%,粒度为-100目,纯度为不小于99.8%。
其中,上述所述的制取液体提钒合格原料的工艺中,步骤A中,所述粘结剂为烃甲基纤维素钠、烃甲基淀粉钠、烃甲基纤维素铵、烃甲基淀粉铵、烃乙基纤维素铵、烃乙基淀粉铵、烃乙基纤维素钠、烃乙基淀粉钠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上述所述的制取液体提钒合格原料的工艺中,步骤A中,所述粘结剂的用量为钒钛磁铁矿质量的0.05~0.2%。
其中,上述所述的制取液体提钒合格原料的工艺中,步骤A中,所述钒钛磁铁矿的化学成分包括:TFe 55.0~65.0%,FeO 17.0~28.0%,TiO25.0~13.0%,SiO21.5~7.5%,CaO 0.5~2.5%,MgO 0.5~3.5%,Al2O31.5~3.5%,V2O50.5~1.0%,Cr2O3:0.35~0.75%。
其中,上述所述的制取液体提钒合格原料的工艺中,步骤A中,所述球团的粒度为9~12mm,含水量为9~12w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裂谷钒业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大裂谷钒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169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