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染色体1p/19q联合杂合性缺失的检测方法及试剂盒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17207.X | 申请日: | 2019-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667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魏金旺;张敖;王晨;戴春;许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领星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上海领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启东领星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6886 | 分类号: | C12Q1/6886;C12Q1/6806;C12Q1/6869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31325 | 代理人: | 陆红杰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重扩增 杂合性 染色体 原始引物 末尾 位点 检测 多重PCR扩增 检测灵敏度 扩增产物 磷酸末端 频率判断 溶解混合 引物序列 等位型 试剂盒 联合 磷酸 测序 单链 引物 样本 合成 暴露 | ||
1.染色体1p/19q联合杂合性缺失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
1)在1号染色体短臂1p和19号染色体长臂19q上分别选择相同数量的SNP位点;
2)根据步骤1)选择的位点,设计适用于多重扩增的原始引物,然后将每条原始引物最靠近3’端但不是末尾的T修改为U,如果3’端末尾为T,则将往5’方向的第2个T修改为U,获得多重扩增引物序列;
3)合成步骤2)所得多重扩增引物,并进行溶解混合;
4)进行多重PCR扩增反应;
5)用尿嘧啶DNA糖基化酶处理步骤4)所得扩增产物,使U的单链形成一个AP位点;再用核酸内切酶Ⅷ分别在AP位点的3’和5’端切割磷酸二酯键,产生5’磷酸末端和3’磷酸末端;
6)构建测序文库,进行高通量二代测序,根据SNP等位型频率判断该染色体是否发生1p/19q联合杂合性缺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一部分SNP选自1p36.3区段和19q13.3区段;另一部分SNP的选择标准为:该SNP为杂合型的概率在人群中接近50%,且该SNP在基因组中的距离大于300kb。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1p和19q上各选择10个SNP位点,其中,1p 上5个SNP位于1p36.3区段,19q上5个SNP 位于19q13.3区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原始引物的序列如SEQ ID NO:1~SEQ ID NO:40所示;所述多重扩增引物序列如SEQ ID NO:41~SEQ ID NO:80所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PCR反应体系包括:2×PlatinumMultiplex PCR Master Mix 15µl,80µM多重扩增混合引物 10µl,1ng/µl样本DNA 5µl,总体积30µl;PCR反应条件:95℃ 2min;95℃ 30s,60℃ 90s,72℃ 20s,30个循环;72℃10min;4℃保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在产生5’磷酸末端和3’磷酸末端后,还包括有如下步骤:使用T7核酸内切酶Ⅰ切断暴露的单核苷酸单链,将原始U往5’方向的序列全部切掉。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反应体系包括:无核酸酶超纯水4.3µl,部分消化反应缓冲液2.2µl,尿嘧啶DNA糖基化酶0.5µl,核酸内切酶Ⅷ 0.5µl,T7核酸内切酶Ⅰ0.5µl,多重扩增产物14µl,总体积22µl;反应条件:37℃ 20分钟,10℃ ≤1小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所述部分消化反应缓冲液的组成成分为:500mM乙酸钾,150mM Tris-乙酸,100mM 乙酸镁,1g/ml BSA,用乙酸调至pH 7.9,2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判断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61)将测序结果与hg19序列比对,获得所有SNP的等位型频率;
62)识别杂合型SNP;
63)如果杂合型SNP两个基因型的比例在45%~55%之间,则判定该SNP未发生联合杂合性缺失,否则认为该位置发生了联合杂合性缺失;
64)如果染色体臂上任意一个杂合型SNP被判断为发生了联合杂合性缺失,则判定该位点所处染色体臂发生了联合杂合性缺失;
65)当1p和19q均发生了联合杂合性缺失时,判断为该染色体发生了1p/19q联合杂合性缺失;如果某条染色体臂上的所有SNP均为纯合型,则无法判断该染色体是否发生了联合杂合性缺失。
10.用于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方法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多重扩增引物、尿嘧啶DNA糖基化酶和核酸内切酶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领星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上海领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启东领星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未经领星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上海领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启东领星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1720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