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功能型高浓度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17586.2 | 申请日: | 2019-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786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王洪凤;李洋;刘娟;孔波;赵鹏;刘之广;丁新华;耿全政;张晓英;陈大印;孟慧;刘海涛;李路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蓬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4 | 分类号: | C05G3/04;C05G3/00;C12P21/04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张晓鹏 |
地址: | 271000 山东省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肥料 环二肽 酸水 制备 螯合态微量元素 肥料利用率 肥料增效剂 水溶性肥料 水溶性钾肥 水溶性磷肥 微生物富集 质量百分数 根系生长 功能肥料 黄腐酸钾 土壤根际 增效剂 尿素 农产品 | ||
本发明属于有机‑无机农产品肥料的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功能型高浓度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质量百分数为5~20%尿素、5~10%水溶性磷肥、10~30%水溶性钾肥、1~5%水溶性螯合态微量元素、5~10%水溶性矿源黄腐酸钾、0.1~0.5%功能型肥料增效剂,余量为水,所述功能肥料增效剂包括环二肽,所述环二肽的结构式为:。所述水溶性肥料促进土壤根际微生物富集,促进根系生长,提高肥料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无机农产品肥料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功能型高浓度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公开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目前,我国由于长期使用无机化肥,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土壤板结,酸碱平衡失调,地力衰退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而腐植酸肥料作为一种有机-无机混合型水溶肥料,施于土壤能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酸碱程度、刺激根系生长、提高作物抗逆能力等;喷施于作物叶面上,能使叶面气孔缩小,减少水分蒸腾,提高农作物抗寒抗旱能力。
功能型肥料增效剂是指提高肥效、减少固定、挥发、淋失、径流,提高肥效作用和养分贡献率,利于吸收转化,延长肥效期、改良或修复土壤,调节土壤供肥保肥能力,提高作物品质的一类肥料辅助产品。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功能型高浓度含腐植酸水溶肥料。本申请提供一种易操作、水溶性好、改善土壤性质、防病抗病、促进根系生长、抵抗逆境、提高产量、改善作物品质的高浓度腐植酸水溶肥料及其生产方法。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功能型高浓度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包括质量百分数为5~20%尿素、5~10%水溶性磷肥、10~30%水溶性钾肥、1~5%水溶性螯合态微量元素、5~10%水溶性矿源黄腐酸钾、0.1~0.5%功能型肥料增效剂,余量为水,所述功能肥料增效剂包括环二肽,所述环二肽的结构式为:
本水溶肥料的功能肥料增效剂中含有一类内生菌源的环二肽,环二肽具有用量少、效果优、成本低、生物环保等特点。能够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让根系分泌更多的氨基酸、有机酸、碳水化合物等,促进土壤根际微生物富集,促进根系生长,提高肥料利用率;能够增强作物抵抗如低温冻害、干旱、盐碱等逆境的能力,作为信号转导因子使植物能够顺利度过逆境,健康生长。
优选的,所述水溶性肥料中水溶性氮肥、水溶性磷肥、水溶性钾肥总的浓度为500-520g/L。
优选的,所述水溶性肥料中水溶性矿源黄腐酸钾的浓度为≥40g/L。
优选的,所述水溶性肥料中水溶性螯合态微量元素的浓度为2~9g/L。
优选的,所述水溶性钾肥为硝酸钾、焦磷酸钾中的一种或两种。
优选的,水溶性磷肥为磷酸二氢钾、工业级磷酸一铵、磷酸脲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水溶性螯合态微量元素为硼酸、螯合态锌(EDTA-Zn)中的一种或两种。
优选的,所述环二肽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培养宛氏拟青霉菌SJ1,收集菌丝体,干燥,粉碎,浸取、蒸发浓缩、萃取、分离得到环二肽;
宛氏拟青霉SJ1(Paecilomyces variotii),该菌株于2014年12月8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编号为CGMCC NO.101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蓬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蓬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175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