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脱硫脱硝除尘一体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17777.9 | 申请日: | 2019-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034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吴学兵;吴学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首丰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5 | 分类号: | B01D53/75;B01D53/86;B01D53/90;B01D53/56;B01D46/02;B01D50/00;B01D53/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硫脱硝 除尘 颗粒物 一体化 脱硝 布袋除尘器 颗粒物过滤 布袋除尘 高温除尘 脱硫装置 运行维护 除尘器 反吹 排出 气包 脱硫 温区 烟气 催化剂 吹拂 堵塞 节约 维护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脱硫脱硝除尘一体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布袋除尘,高温除尘,反吹灰尘,脱硝处理,脱硫处理;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出的脱硫脱硝除尘一体化方法将烟气中颗粒物过滤掉,又满足了脱硝脱硫装置所需温区,催化剂也不会出现堵塞现象,为企业运行及维护节约了大量运行维护成本;在除尘器上部加设气包,将颗粒物向下吹拂,便于颗粒物的收集排出,且实现对布袋除尘器的清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脱硫脱硝除尘一体化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烟气脱硫和脱硝技术的发展,各国都开展了烟气同时脱硫脱硝技术的研究,目的是开发具有低于传统FGD和SCR组合工艺费用的新的SO/NO联合脱硫技术,目前大多数新工艺处在开发阶段,尚未得到商业应用,粉尘是重要的污染源之一,燃煤锅炉排出的尾气中含有大量的SO的氮氧化物,还含有大量的烟尘,所以在脱硫和脱氮的同时,必须考虑除尘;
现有的工业脱硫脱硝技术中,传统除尘工艺烟气温度一般限制在200-250度左右,超温会对除尘系统造成损害,更换除尘内部原件费用较高,采用烟气降温后再进入除尘系统,虽然对除尘系统起到了良好的保护,但后期的SCR脱硝所需温度反而达不到,造成脱硝催化剂反应效率低,或直接无反应,不除尘直接进入SCR脱硝系统进行脱硝治理,又会因为烟气中粉尘含量较高,对催化剂造成堵塞现象,更换催化剂费用较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脱硫脱硝除尘一体化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脱硫脱硝除尘一体化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脱硫脱硝除尘一体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布袋除尘,从锅炉尾部烟道出来的烟气经过管道进入到除尘器中,烟气在上升的过程中穿过布袋除尘器,烟气中的灰尘吸附在布袋内壁上,布袋除尘器对烟气进行初步粗除尘;
S2,高温除尘,从布袋除尘器流出的烟气进入高温除尘器中,高温除尘器对烟气进行精细除尘;
S3,反吹灰尘,启动气包对除尘器进行反吹,使烟气颗粒物下落,且将布袋除尘器内壁的颗粒物吹下,颗粒物落入集尘箱,并通过螺旋机排出;
S4,脱硝处理,通过管道将除尘后的烟气输送至脱硫装置内部,并在输送除尘后烟气的管道上部设置药桶,药筒内部装有脱硝液,并采用喷头将脱硝液均匀的喷入管道中,对管道内部的烟气进行脱硝;
S5,脱硫处理,脱硝后的烟气流入脱酸装置内部进行脱酸处理,脱酸后的烟气流入脱硝装置下部设置的催化剂层中,提升烟气的洁净度,使其满足排放标准。
优选的,步骤一中,布袋除尘器采用型号为MF9022的布袋除尘器。
优选的,步骤二中,在高温除尘器外部进行保温处理,一可以减少烟气温度散失,二可防止高温除尘器因内外温差造成结露现象,对高温除尘器造成破坏,此时除尘后烟气温度及含尘量,完全符合SCR脱硝工艺要求。
优选的,步骤二中,进入高温除尘器内部的烟气温度在300-500度,可直接进入高温除尘器来进行精细除尘,除尘效率达到低于10mg/m3,完全符合现行国家环保要求。
优选的,步骤三中,螺旋机采用型号为LSY100。
优选的,步骤四中,脱硝液为20μm以下的氨水,氨水与烟气充分混合气化。
优选的,步骤四中,喷头与药桶之间安装型号为GWM-C60/1.2的计量泵。
优选的,步骤五中,在脱酸装置与催化剂层之间加设型号为SQ-160声波吹灰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首丰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首丰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177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