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菌株及其应用,以及疫苗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18327.1 | 申请日: | 2016-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523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白雪;闫喜军;鲁荣光;胡博;吴威;柴秀丽;赵建军;张海玲;张蕾;刘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61K39/295;A61K39/104;A61K39/23;A61P1/00;A61P11/00;A61P31/04;A61P31/20;C12R1/385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张柳;赵青朵 |
地址: | 130112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貂 细小病毒性肠炎 疫苗 菌株 制备 铜绿假单胞菌菌株 水貂出血性肺炎 生物技术领域 铜绿假单胞菌 按比例混合 出血性肺炎 免疫保护率 氢氧化铝胶 甲醛灭活 灭活疫苗 市场应用 细小病毒 疫苗免疫 应激反应 制备工艺 养殖户 抗原 毒种 毒株 工作量 配制 应用 预防 | ||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菌株及其应用,以及疫苗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水貂细小病毒性肠炎、出血性肺炎二联灭活疫苗及其制备工艺,该疫苗的(菌)毒种为我国流行的水貂细小病毒毒株MEVB株和水貂铜绿假单胞菌G型DL15株、B型JL08株、C型WD01株、I型WF05株、F型DL03株,作为抗原的细小病毒性肠炎和铜绿假单胞菌菌株培养后分别用甲醛灭活后按比例混合,按比例加入氢氧化铝胶配制而成,该疫苗免疫期为6个月,免疫保护率80%以上,可同时用于预防水貂细小病毒性肠炎和水貂出血性肺炎的,减少了养殖户的免疫工作量和水貂应激反应,市场应用前景较好。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6.02.17、发明名称为“菌株及其应用,以及疫苗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为201610089542.X的发明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菌株及其应用,以及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毛皮动物主要指产品为制裘原料的动物。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需求的不断增长,中国毛皮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趋势。我国毛皮动物养殖业主要集中在山东、河北、辽宁和黑龙江等地,养殖的品种主要有水貂、貉、狐、獭兔,年产水貂皮600万张、狐狸皮200万张,其中狐狸皮占世界总产量的35%,水貂皮占世界总产量的12%。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毛皮动物养殖已成为一项优势产业,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毛皮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它的发展不仅为国家赚取了大量外汇,还直接带动了农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农民增收,局部地区甚至已成为区域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对推动“三农”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水貂出血性肺炎是由铜绿假单胞菌引起水貂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秋季温暖潮湿,以咳嗽、呼吸困难、吐血、鼻出血为临床特症、以肺大面积出血、肺肝样变、肺水肿为主要病变特征,发病率为20%-50%,死亡率为100%。病貂发病急,死亡快,常呈地方性暴发性流行。近年来由于水貂养殖规模和集约化程度明显提高,水貂出血性肺炎的发病率显著上升,该病危害程度逐年加深,已成为危害我国水貂养殖的主要传染病之一。
鉴于该病的发病特点及该菌易产生耐药性问题,用药物治疗该病往往很困难,灭活疫苗是预防该病的最有效方法,将水貂中流行的血清型的菌株灭活后制备成多价灭活疫苗,可有效预防同类血清型菌株引起的该病,“水貂铜绿假单胞菌分离株的生物学特性比较分析和血清型调查”(白雪,柴秀丽,闫喜军,高晗,张海玲,赵建军,张蕾,邵西群,罗国良,王长凤),“水貂出血性肺炎二价灭活疫苗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ZL201010203879.1,闫喜军、白雪、柴秀丽、罗国良、赵建军、张海玲、邵西群、张蕾、高晗,)公开了我国引起水貂出血性肺炎的铜绿假单胞菌的主要血清型为G型和B型,并利用这2种血清型菌株DL15(国家菌种保藏号CGMCC NO.3811)和JL08(国家菌种保藏号CGMCC NO.3812)研制出了可用于预防水貂出血性肺炎的二价灭活疫苗,2011年该产品获得了农业部的临床试验批件,并同时进行了临床推广应用。2016年获得了国家新兽药证书(三类)。
水貂病毒性肠炎是水貂肠炎细小病毒(Minkenteritis parvovirus,MEV)引起的以剧烈腹泻为主要临床特症的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死亡率高达80%以上,该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在自然条件下,不同品种和不同年龄的貂均有感染性,但幼貂的感染性极强,随着特种养殖业的发展,病毒性肠炎已经成为危害水貂养殖的三大疫病之一,给养貂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1947年由加拿大学者Schofield最早发现并报道了MEV引起的疾病。1981年姜廷秀等首先报道了我国发生水貂病毒性肠炎,此后该病逐渐蔓延全国,给养貂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我单位吴威等用单克隆抗体对我国分离的水貂肠炎细小病毒进行系统分型,确定我国水貂肠炎细小病毒主要由B型细小病毒引起,在此基础上选育出毒力稳定、免疫原性良好的病毒株MEVB株,并研制出水貂细小病毒灭活疫苗,2010年获得了国家新兽药证书(三类),并迅速在市场上应用。使该病得到较好的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183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