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抑制鸡先天性免疫反应鸡马立克氏病病毒蛋白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19158.3 | 申请日: | 2019-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290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发明(设计)人: | 许健;李永清;江波;刘文晓;靳换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C07K14/03 | 分类号: | C07K14/03;C12N15/38;C12N7/01;C12N15/869;A61K39/255;A61P3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为时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8 | 代理人: | 王加岭;杨静 |
地址: | 10009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蛋白 鸡马立克氏病病毒 鸡胚成纤维细胞 先天性免疫反应 氨基酸序列 重组马立克氏病病毒 复制 马立克氏病病毒 蛋白表达 蛋白基因 免疫效力 物质基础 药物提供 疫苗株 氨基酸 构建 强毒 应用 诱导 升高 疫苗 病毒 感染 发现 研究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抑制鸡先天性免疫反应鸡马立克氏病病毒蛋白及其应用,该蛋白表达升高可增强鸡马立克氏病病毒(尤其是疫苗株)在鸡胚成纤维细胞上的复制,从而提高疫苗的免疫效力,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的蛋白;或在SEQ ID NO.1中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经取代、缺失或添加一个或几个氨基酸且具有同等活性由a)衍生的蛋白。本发明还构建该蛋白基因缺失的重组马立克氏病病毒研究结果发现,缺失了该蛋白的MDV病毒增强了MDV诱导IFN‑I的产生,从而为设计抗马立克氏病病毒强毒感染的药物提供物质基础。该蛋白过表达ICP0蛋白的鸡胚成纤维细胞能够增强MDV的复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抑制鸡先天性免疫反应鸡马立克氏病病毒蛋白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马立克氏病病毒(Marek’s disease virus,MDV)自1961年正式命名以来,在世界养禽业中广泛存在,死亡率一般为10%-60%,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近年来,随着MDV研究技术及理论的不断发展,研究者利用MDV CVI988/Rispens株及MDV 814中国分离株等制备了具有保护力的疫苗,这些疫苗在国内外的养鸡场的广泛使用,初步控制了马立克氏病在养殖场大规模发生。然而,现行的疫苗虽然能够控制马立克氏病的发生,但不能彻底清除潜伏感染的MDV病毒粒子,这些潜伏感染的MDV可能会再次被激活,发生马立克氏病,一旦发生,将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然而目前,虽然MDV病毒疫苗的研究已经成功,较好的防控了国内外MDV病毒的发生,然而,MDV疫苗病毒在培养过程中的病毒滴度仍然明显低于其他禽病病毒,而目前在国内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MDV重组疫苗及致瘤特性的研究,而对MDV复制相关基因及蛋白的研究鲜见,这将严重阻碍MDV疫苗优化改进的研究进程,使得MDV在防控上造成困难,也将使得目前现行的疫苗存在使用风险。
MDV是α疱疹病毒亚科重要的成员之一,是一种严格细胞结合型病毒,其能够激发宿主产生抗肿瘤免疫反应,而IFN-I在MDV诱导的肿瘤免疫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IFN-I抑制强毒MDV RB1B株复制及其诱导的肿瘤的发生,同时IFN-I表达水平在感染的不同状态具有较大差异,这表明MDV的复制与其诱导的宿主细胞IFN-I的抗感染免疫极为相关。IFN-I几乎表达于所有的细胞,产生抗病毒感染效应是通过宿主细胞通过模式识别受体识别病原相关分子模式后,调节干扰素调节因子(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IRF)、核转录激活蛋白1(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 activator protein-1,AP-1)及核因子NF-κB等激活IFN-I基因的表达,发挥IFN-I的抗病毒免疫作用。然而,研究者在对α疱疹病毒的研究中发现,病毒蛋白可以调节IFN-I信号通路,抑制IFN-I的表达,增强病毒的复制。Afroz S等发现,牛疱疹病毒1型(Bovine herpesvirus type 1,BoHV-1)病毒通过其衣壳蛋白vp8与宿主细胞STAT1相互作用,抑制IFN-I转录及表达,增强BoHV-1病毒的复制。研究者发现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泛素蛋白酶UL36泛素化降解宿主细胞TRAF3分子,抑制了IFN-β启动子活性,阻断了IFN-I的抗病毒活性。这表明,宿主细胞通过IFN-I进行抗α疱疹病毒免疫反应,而α疱疹病毒则通过其相关蛋白干扰IFN-I表达的信号通路,抵抗宿主IFN-I的抗病毒免疫反应。而对MDV的研究中发现,MDV感染雏鸡细胞后,宿主通过模式识别受体介导IFN-I产生来抗病毒感染,而MDV则通过其Meq、早期基因等调节宿主细胞IFN-I等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实现其在宿主体内的复制以及致瘤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未经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191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