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农田土壤微生物-无机物复合型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19558.4 | 申请日: | 2019-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625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孙燕;张燕;王江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夏氏春秋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17/40 | 分类号: | C09K17/40;C09K10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农田 土壤 微生物 无机物 复合型 修复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田土壤微生物‑无机物复合型修复剂,包含羟基磷灰石‑沸石改性物和淡紫拟青霉菌菌液,所述羟基磷灰石‑沸石改性物由羟基磷灰石和沸石的混合物通过NH4Cl、KCl改性获得,所述淡紫拟青霉菌菌液中菌体浓度为105~107 CFU/mL。本发明采用羟基磷灰石‑沸石改性物联合淡紫拟青霉菌对Cd污染农田进行土壤修复,效果显著,比无机物或微生物单独修复效果更强,且工艺简单,利于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农田土壤微生物-无机物复合型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大量矿山的挖掘,工业废气、废水、废渣的乱排,农业肥料的喷施,日常垃圾的堆弃等,将源源不断的重金属慢慢渗入农田土壤中,导致生物群落扰乱、土壤有机物质减少、稳定的土壤环境遭到了破坏,对人类生存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据有关统计,目前,我国遭受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达到2000万hm2,这一状况已经超过全国耕地面积的1/6。我国每年被重金属污染的粮食多达1200 万t,且因这种污染状况每年减少的粮食产量也高出1000万t,合计财产损失超出200亿元。并且该形势呈现逐渐增长趋势。重金属在土壤中很稳定、难移动,不容易被水溶液溶解,且很难被微生物分解,沉积在土壤中难以去除,随着在土壤—植物—动物中逐级累积,最终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危害。重金属在土壤中的积累,不仅降低了土壤的生物量、生物种类和生物多样性,同时又破坏了土壤结构,扰乱了土壤生态系统,降低了土壤功能。
常见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措施包括化学钝化、土壤淋洗和生物修复等。微生物修复是生物修复技术的一种,利用一些功能微生物对重金属的吸附、转化、固定等作用来降低重金属毒性,且不同类群的微生物对不同重金属的修复机理有所不同。相对于传统的物理化学修复方法来说,微生物修复技术具有独特的优势:微生物个体微小,肉眼难见,比表面积大,细胞结构复杂,自然界分布广,土壤中资源丰富,可以快速处理金属污染问题,同时处理多种重金属的混合污染;修复重金属能力强,不会对土壤形成再次污染,对土壤结构、土壤功能和微生物生态环境影响小;微生物繁殖较快,代谢能力强,修复费用少。
利用微生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不仅涉及微生物的分子作用,还包括微生物与金属发生物理、化学等反应。其中,修复机理也是多样化,包括生物吸附、富集、氧化还原、溶解沉淀、菌根真菌等多种作用。优化多种组合修复技术,构建如有机物—微生物、无机物—微生物、植物—微生物等组合,结合每一种修复方法的优势,更有效更快速解决各种重金属污染问题。多种方法组合修复技术的建立,将是未来修复重金属污染的首要选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农田土壤微生物-无机物复合型修复剂,包含羟基磷灰石-沸石改性物和淡紫拟青霉菌菌液,所述羟基磷灰石-沸石改性物由羟基磷灰石和沸石的混合物通过NH4Cl、KCl改性获得,所述淡紫拟青霉菌菌液中菌体浓度为105~107 CFU/mL。
进一步地,所述羟基磷灰石-沸石改性物与淡紫拟青霉菌菌液配合使用,羟基磷灰石-沸石改性物的使用量为10~20t/hm2,淡紫拟青霉菌菌液的使用量为500~2000mL/m2。
进一步地,所述淡紫拟青霉菌的培养基包含牛肉膏、蛋白胨、氯化钠、海州香薷提取物、硝酸锌和蒸馏水,培养基中各组分的质量比为:
牛肉膏:蛋白胨:氯化钠:海州香薷提取物:硝酸锌:蒸馏水=5~10g:12~18g:2~5g:1~2g:3~5mg:1000g。
进一步地,所述海州香薷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
(1) 将新鲜海州香薷整株洗净,去根,然后在容器中捣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夏氏春秋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夏氏春秋环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1955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