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旧钢丝回收处理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19856.3 | 申请日: | 2019-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776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岩 |
主分类号: | B24B27/00 | 分类号: | B24B27/00;B24B27/033;B24B29/08;B24B41/00;B24B5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241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旧钢丝 氧化皮 预处理 回收处理工艺 钢丝表面 无氧环境 抛光 钢丝 去除 打磨 表面处理技术 回收处理装置 干燥处理 回收 保存 氧化物 孔道 无氧 松动 | ||
本发明属于表面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废旧钢丝回收处理工艺,将工业中使用的废旧钢丝回收,回收后的废旧钢丝在无氧环境中干燥处理,减缓废旧钢丝表面的进一步氧化;将干燥后的废旧钢丝通过孔道对钢丝表面的氧化皮进行预处理,去除一些松动的氧化物;将预处理后的废旧钢丝通入废旧钢丝回收处理装置进行打磨,去除钢丝表面的氧化皮;将打磨后的钢丝在无氧环境下进行抛光;将抛光后的钢丝保存在无氧干燥的环境中,避免保存过程中产生氧化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表面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废旧钢丝回收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钢丝在使用过程中,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从而产生氧化皮,氧化皮是钢铁在高温或常温下发生氧化作用而形成的腐蚀产物,由氧化亚铁、四氧化三铁、三氧化二铁组成;氧化皮质脆,没有延伸性,在机械作用下和热加工作用下,很容易产生龟裂而脱离;氧化铁和氧化亚铁在水作用下生成氢氧化铁,使得氧化皮膨胀而龟裂,甚至脱落;在原有的氧化皮上,总是存在着深达基体的裂纹,当电解质涌进裂纹后,铁和氧化皮构成原电池;氧化皮是阴极,铁作为阳极而加速腐蚀,因此氧化皮的面积越大,钢丝基体的腐蚀速度越快,腐蚀越严重;对于钢丝而已,钢丝在使用过程中其表面与空气接触会产生氧化皮,氧化皮会使钢丝表面氧化加速进行。
在现有技术中,大多采用酸洗来去除氧化皮,酸洗会对周边环境产生很大的污染,并对操作人员身体带来了重大的伤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避免造成环境污染,并可有效去除氧化皮的一种废旧钢丝回收处理工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废旧钢丝回收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工业中使用的废旧钢丝回收,回收后的废旧钢丝在无氧环境中干燥处理;
S2:将S1中干燥后的废旧钢丝通过孔道对钢丝表面的氧化皮进行预处理;
S3:将S2中预处理后的废旧钢丝通入废旧钢丝回收处理装置进行打磨;
S4:将S3中打磨后的钢丝在无氧环境下进行抛光;
S5:将S4中抛光后的钢丝保存在无氧干燥的环境中,避免保存过程中产生氧化皮;
其中,S3中采用的废旧钢丝回收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箱、一号弹簧、缓冲单元、落灰池、辅助单元、废旧钢丝卷、收线卷和基座;所述落灰池固定安装在基座上;所述缓冲单元为四个,缓冲单元间呈矩形排布,缓冲单元固定在落灰池内;所述处理箱与缓冲单元固定连接,处理箱下表面均匀设有过滤孔,且过滤孔数量不少于十个;所述废旧钢丝卷通过固定轴与基座固定连接,废旧钢丝卷与固定轴间转动连接,且废旧钢丝卷位于处理箱左侧,废旧钢丝卷上缠绕废旧钢丝,废旧钢丝卷上的废旧钢丝通过处理箱去除氧化皮后缠绕到收线卷上;所述收线卷通过固定轴与基座固定连接,收线卷与固定轴间转动连接,收线卷位于处理箱右侧,收线卷后侧设有电机,收线卷与电机轴端部固定连接;所述辅助单元与处理箱固定连接,辅助单元包括电机、一号齿轮、二号齿轮、一号固定轴、二号固定轴、钢性绳和滑轮;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处理箱一侧,电机轴端部与一号齿轮固定连接;所述一号固定轴位于电机上侧,一号固定轴一端贯穿处理箱侧壁与处理箱转动连接,另一端与二号齿轮固定连接;所述二号齿轮与一号齿轮啮合;所述二号固定轴与一号固定轴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二号固定轴贯穿处理箱侧壁与处理箱转动连接;所述滑轮为四个,滑轮通过固定轴与处理箱固定连接,滑轮与固定轴间转动连接,两个滑轮水平分布于二号齿轮两侧,另外两个滑轮对称分布于处理箱另一侧;所述钢性绳通过各滑轮过渡缠绕在一号固定轴和二号固定轴上;所述一号弹簧固定安装于处理箱内部,一号弹簧为两个,一号弹簧一端分别与一号固定轴和二号固定轴固定连接,另一端分别与处理箱侧壁铰接,一号弹簧与处理箱底部接触;且一号弹簧间有重叠部分,废旧钢丝贯穿一号弹簧重叠部分,一号弹簧旋转打磨废旧钢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岩,未经陈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198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显示屏自动上下料光学检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建筑钢管用打磨除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