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包的发送速率处理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20145.8 | 申请日: | 2019-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893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付林;杨传坤;李明亮;沈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H04W28/2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莎日娜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东城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送 数据包 发送端 初始发送 接收端 速率处理 最大化利用 速率发送 线性增加 应答消息 丢包 链路 带宽 联网 携带 返回 | ||
1.一种数据包的发送速率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视联网中,所述视联网包括发送端和接收端,所述发送端包括第一视联网节点服务器或第一视联网终端,所述接收端包括第二视联网节点服务器或第二视联网终端,所述发送端与所述接收端通过视联网链路连接和/或通信,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发送端按照预设的初始发送速率发送数据包至所述接收端,所述初始发送速率包括单位时间内发送的数据包的第一数量;
所述发送端接收到所述接收端返回的应答消息,所述应答消息中携带有所述接收端接收到的数据包的第二数量;
所述发送端判断所述第二数量是否等于所述第一数量;
所述发送端在所述第二数量等于所述第一数量时,按照预设的线性条件增加所述初始发送速率得到第一发送速率,直至所述第一发送速率满足预设的第一要求;
所述发送端在所述第二数量小于所述第一数量,或所述第一发送速率满足所述第一要求时,按照预设的指数条件减少所述初始发送速率或所述第一发送速率得到第二发送速率,直至所述第二发送速率满足预设的第二要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包的发送速率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在所述第二数量等于所述第一数量时,按照预设的线性条件增加所述初始发送速率得到第一发送速率,直至所述第一发送速率满足预设的第一要求的步骤,包括:
所述发送端在所述第二数量等于所述第一数量时,按照所述线性条件增加所述初始发送速率得到所述第一发送速率,直至所述发送端按照所述第一发送速率发送数据包至所述接收端之后,确定所述接收端返回的应答消息中携带的第二数量,小于所述第一发送速率中单位时间内发送的数据包的第一数量为止;
其中,所述线性条件包括vt1=nt+v0;
所述vt1表示所述第一发送速率,所述v0表示所述初始发送速率,所述n表示预设的发送速率增加阈值,所述t表示所述单位时间,所述n大于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包的发送速率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在所述第二数量小于所述第一数量,或所述第一发送速率满足所述第一要求时,按照预设的指数条件减少所述初始发送速率或所述第一发送速率得到第二发送速率,直至所述第二发送速率满足预设的第二要求的步骤,包括:
所述发送端在所述第二数量小于所述第一数量,或所述第一发送速率满足所述第一要求时,按照所述指数条件减少所述初始发送速率或所述第一发送速率得到所述第二发送速率,直至所述发送端按照所述第二发送速率发送数据包至所述接收端之后,确定所述接收端返回的应答消息中携带的第二数量,等于所述第二发送速率中单位时间内发送的数据包的第一数量为止;
其中,所述指数条件包括vt2=v0m,或vt2=vt1m;
所述vt2表示所述第二发送速率,所述vt1表示所述第一发送速率,所述v0表示所述初始发送速率,所述m表示预设的发送速率减少阈值,所述m大于0且小于1。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包的发送速率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发送端按照预设的初始发送速率发送数据包至所述接收端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发送端根据所述视联网链路的带宽时延乘积BDP信息确定所述初始发送速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包的发送速率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根据所述视联网链路的带宽时延乘积BDP信息确定所述初始发送速率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视联网链路的带宽信息和往返时延RTT信息;
将所述带宽信息与所述RTT信息相乘得到所述BDP信息;
将所述BDP信息与预设的比例阈值相乘得到所述初始发送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2014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