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道施工用通风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20444.1 | 申请日: | 2019-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812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蔡天成;夏时光;何向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00 | 分类号: | E21F1/00;E21F1/04;E21F1/08 |
代理公司: | 珠海智专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62 | 代理人: | 林永协 |
地址: | 519020 广东省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管体 外排气管 内排气口 进气口 通风管组件 隧道 隧道施工 通风装置 火灾 通风效果 外部空气 延伸端部 风机 连通 浓烟 通风 伸出 体内 主管 保证 | ||
本发明提供的隧道施工用通风装置包括第一通风管组件,第一通风管组件包括第一主管体和多个外排气管体,多个外排气管体从第一主管体伸出,且每个外排气管体与第一主管体连通;第一主管体的延伸端部具有外进气口,第一通风管组件还包括设置在第一主管体内且朝向外进气口的第一风机;第一主管体上开设有多个内排气口,每个外排气管体的正下方均设有一个朝向该外排气管体的内排气口。正常使用时,外部空气从外进气口进入第一主管体,并从内排气口排除并到达隧道内;当隧道内发生火灾时,浓烟则从内排气口进入第一主管体,并通过多个外排气管体排除至隧道外,保证在火灾或其他灾情发生时隧道内依然保持通风,通风效果有效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隧道施工用通风装置。
背景技术
在铁路、公路和城市地铁工程等隧道施工中,通风是不可缺少的技术环节,在机械化作业情况下,通风为洞内施工地点供给新鲜空气、排除粉尘及各种有毒有害气体,创造良好的劳动环境,保障施工人员的健康与安全;同时,通风也是维持隧道内的机电设备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
对于各种长隧道施工来说,通风常常对整个工程的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起不可忽视的作用,现有通风方式有自然通风和纵向式通风,自然通风指通过隧道内经过的汽车的活塞作用与自然风的作用,将有害气体和烟尘从隧道内排除。纵向式通风是从一个洞口引进新鲜空气,通过另一个洞口排除污染空气的方式。
自然通风存在的问题是,其受限于隧道内车流量的大小,且自然风的不稳定性和复杂性会影响隧道内的气流交换;纵向式通风存在的问题是,空气污染程度由入口向出口方一向呈线性增加,入口处污染浓度最小,出口内测污染浓度大,遇火灾情形会导致出口处浓度高,排烟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提高通风效果的隧道施工用通风装置。
本发明提供的隧道施工用通风装置包括第一通风管组件,第一通风管组件包括第一主管体和多个外排气管体,多个外排气管体从第一主管体伸出,且每个外排气管体与第一主管体连通;第一主管体的延伸端部具有外进气口,第一通风管组件还包括设置在第一主管体内且朝向外进气口的第一风机;第一主管体上开设有多个内排气口,多个外排气管体和多个内排气口均沿第一主管体的延伸方向排列设置,且每个外排气管体的正下方均设有一个朝向该外排气管体的内排气口。
由上述方案可见,内排气口位于隧道内,外进气口和外排气管体均设置在隧道外,正常使用时,外部空气从外进气口进入第一主管体,并从内排气口排除并到达隧道内;当隧道内发生火灾时,浓烟则从内排气口进入第一主管体,并通过多个外排气管体排除至隧道外,保证在火灾或其他灾情发生时隧道内依然保持通风,通风效果有效提高。
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通风管组件还包括进风口保护箱,进风口保护箱与第一主管体连接且进风口保护箱的底部与外进气口连通;进风口保护箱具有锥形顶部,进风口保护箱的周壁设置有多个进风长孔。
由上可见,进风口保护箱的设置能有效阻挡雨水,防止雨水从进风口进入第一主管体。
进一步的方案是,在进风口保护箱的周壁上设置有多个遮挡凸起,遮挡凸起从周壁的外壁面朝外并向下倾斜延伸,进风口保护箱在每个进风长孔的上方均设置有一个遮挡凸起。
由上可见,遮挡凸起的设置放置雨水进入进风长孔,防止雨水进入第一主管体。
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通风管组件还包括设置在第一主管体内的过滤组件,在第一主管体的延伸方向上,过滤组件设置在第一风机与内排气口之间;过滤组件包括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沿第一主管体的延伸方向排列设置。
由上可见,外界空气在进入隧道前经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过滤,能保证进入隧道内的空气的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204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矿山井下巷道通风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低浓度瓦斯氧化处理用防锈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