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产效率高的全自动同轴电缆剥皮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20524.7 | 申请日: | 2019-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984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30 |
发明(设计)人: | 张运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赢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28 | 分类号: | H01R4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产效率 旋刀 导向轮机构 右送料机构 左送料机构 剥皮组件 驱动机构 同轴电缆 剥皮机 导向盘 线机构 分度 内夹 外夹 线爪 电缆 计数器 导管入口处 电缆剥皮机 使用安全性 产品操作 电缆剥皮 人工成本 生产要求 依次设置 编码器 高品质 智能化 放入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产效率高的全自动同轴电缆剥皮机,涉及电缆剥皮领域,要解决的是现有电缆剥皮机生产效率低的问题。本产品包括导向轮机构、内夹线爪驱动机构、旋刀机构、外夹线机构、分度导向盘、左送料机构、右送料机构和剥皮组件,所述导向轮机构上安装有计数器和编码器,内夹线爪驱动机构安装在旋刀导管入口处,旋刀机构、外夹线机构、左送料机构、分度导向盘、剥皮组件和右送料机构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本产品操作简单,切剥精度高,只需将电缆放入并且设定生产数量即可,智能化程度高,使用安全性好,生产效率高,操作者的劳动强度低,降低了人工成本,可以满足处于不同参数的两端的高品质电缆的生产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剥皮领域,具体是一种生产效率高的全自动同轴电缆剥皮机。
背景技术
电力是以电能作为动力的能源,电力的发明和应用掀起了第二次工业化高潮,成为人类历史18世纪以来,世界发生的三次科技革命之一,从此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20世纪出现的大规模电力系统是人类工程科学史上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是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力生产与消费系统,将自然界的一次能源通过机械能装置转化成电力,再经输电、变电和配电将电力供应到各用户。高压电线路具有输送容量大、建设费用省、线路损耗小、有利于长距离输电等优点,采用高压输电尤其适合我国能源资源和负荷中心分布不平衡的特点,使资源达到最优化配置。
高压电线路输送时必须采用电缆进行保护,现有的电缆在实际使用时必须将外皮的绝缘层进行剥皮处理,然后将导线连接起来才能进行通电,目前人们多采用人工或者半自动剥皮机对电缆进行剥皮,虽然可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但是生产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的全自动同轴电缆剥皮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生产效率高的全自动同轴电缆剥皮机,包括导向轮机构、内夹线爪驱动机构、旋刀机构、外夹线机构、分度导向盘、左送料机构、右送料机构和剥皮组件,所述导向轮机构上安装有计数器和编码器,并且导向轮机构的出口与旋刀导管入口相连,内夹线爪驱动机构安装在旋刀导管入口处,内夹线爪驱动机构、旋刀机构、外夹线机构、左送料机构、右送料机构和剥皮组件配合使用并且旋刀机构、外夹线机构、左送料机构、分度导向盘、剥皮组件和右送料机构从左至右依次设置,剥皮组件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活动导管和后导向管,内夹线爪驱动机构采用内夹线爪马达驱动,外夹线机构采用外夹线马达驱动,左送料机构采用左送线马达和左提轮马达驱动,右送料机构采用右送线马达和右提轮马达驱动,剥皮组件采用剥皮马达和剥皮位移马达驱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右送料机构的最右端还安装有出料检测机构,可以对剥皮完毕的电缆进行检测,保证每一根电缆均达到使用要求。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旋刀机构包括旋刀主体、进给马达、旋转电机和支撑机构,旋转电机安装在支撑机构上部,旋刀主体分别采用旋转电机和进给马达驱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活动导管与活动导管驱动马达相连并且活动导管驱动马达驱动活动导管工作,保证活动导管的正常使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导向轮机构、内夹线爪驱动机构、旋刀机构、外夹线机构、分度导向盘、左送料机构、右送料机构和剥皮组件均安装在底座上,使得各个部件的连接牢固性好,保证工作过程中运行平稳。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底座采用铸铁材料制作,材料易得,材料价格低,具有降噪和减振作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内夹线爪马达、外夹线马达、左送线马达、左提轮马达、右送线马达、右提轮马达、剥皮马达和剥皮位移马达均采用高速马达,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使用稳定性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赢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赢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205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