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音速无人机仪器设备保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20842.3 | 申请日: | 2019-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651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吕风梅;韩德重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奥航坤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D47/00 | 分类号: | B64D47/00;B64D13/06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33 | 代理人: | 任小鹏 |
地址: | 102400 北京市房山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音速 无人机 仪器设备 保护 结构 | ||
1.一种超音速无人机仪器设备保护结构,包括超音速无人机机体(1)、设置在超音速无人机机体(1)内的仪器箱(2)、设置在仪器箱(2)内的仪器设备(3)和仪器设备保护结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仪器设备保护结构(4)包括设置在发动机燃烧室/尾喷管壳体表面的第一保护结构(410)、设置在仪器箱(2)靠近发动机侧表面的第二保护结构(420)和设置在仪器箱(2)靠近飞行器壳体侧表面的热交换保护结构(430);
所述第一保护结构(410)包括截面呈环形设置的第一散热层(411)和第二散热层(412),所述第一散热层(411)为填充有热容量大的高聚化合物结构层,所述第二散热层(412)为柔性隔热材料层;
所述第二保护结构(420)为热量吸收率低的低辐射率层;
所述热交换保护结构(430)为高辐射率涂料层,所述高辐射率涂料层的厚度为30-45μm;
所述仪器设备保护结构(4)还包括散热风道(440),所述散热风道(440)包括多个第一散热风道(441)和多个第二散热风道(442),所述第一散热风道(441)呈环形均匀设置在第一保护结构(410)和第二保护结构(420)之间,所述第一散热风道(441)首尾穿过超音速无人机机体(1),所述第二散热风道(442)设置在第一散热风道(441)外侧,所述第二散热风道(442)包括设置在仪器箱(2)和超音速无人机机体(1)前端之间的呈Z字形设计的进风道(442a)、设置在仪器箱(2)内的散风管(442b)和设置在仪器箱(2)后部的排风道(442c),所述进风道(442a)一端设置在仪器箱(2)底部,且与仪器箱(2)内的散风管(442b)相连通,所述仪器箱(2)上部设有排风口与所述排风道(442c)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音速无人机仪器设备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风管(442b)包括连接管一(442b1)、连接管二(442b2)和多个通风管(442b3),所述连接管一(442b1)与连接管二(442b2)中部相连通,所述连接管二(442b2)上设有多个与连接管二(442b2)相垂直的水平通风管(442b3),所述通风管(442b3)上设有多个向上的通风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音速无人机仪器设备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仪器箱(2)内设有仪器散热装置(5),所述仪器散热装置(5)包括设置在仪器设备(3)下方的散热基板(510)和设置在散热基板(510)下方的多个散热片(520),所述散热片(520)将散热基板(510)和仪器箱(2)底板之间的空腔分割成多个容腔,所述通风管(442b3)设置在容腔内,所述散热基板(510)为铜质散热板,所述散热片(520)为铝合金散热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超音速无人机仪器设备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仪器散热装置(5)与仪器箱(2)底部之间设有减震垫(6),所述减震垫(6)为弹性橡胶垫、硅胶垫中的一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超音速无人机仪器设备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道(440)进风端设有与超音速无人机机体(1)前端相配合的网状弧形防护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奥航坤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奥航坤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2084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升机电子自卫元器件安装支架和直升机
- 下一篇:一种对海水取样的无人机云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