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玄武岩纤维生产专用的加料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20897.4 | 申请日: | 2019-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759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姚树飞;张纲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树飞 |
主分类号: | C03B3/00 | 分类号: | C03B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尚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335 | 代理人: | 徐炫 |
地址: | 314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装底板 玄武岩纤维 加料系统 生产专用 安装螺栓 连接垫片 自动下料 收集管 支撑柱 底端 微型振动装置 顶部设置 机械结构 人工费用 设备成本 使用寿命 维修方便 左右两侧 连接梁 四角处 筒内壁 中点处 能耗 自动化 贯穿 外部 延伸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玄武岩纤维生产专用的加料系统,包括安装底板,所述安装底板的顶部设置有安装螺栓,所述安装螺栓的底端贯穿安装底板且延伸至其外部,所述安装底板顶部的中点处通过微型振动装置固定连接有收集管,所述收集管的顶部通过连接垫片固定连接有自动下料筒,所述连接垫片底部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端与安装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自动下料筒内壁左右两侧顶部通过第一连接梁固定连接。该玄武岩纤维生产专用的加料系统,机械结构简单,设备成本低,使用寿命长,自动化程度高,大大的降低了人工费用,且具备维修方便,能耗低的优点,便于大规模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成套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玄武岩纤维生产专用的加料系统。
背景技术
连续玄武岩纤维是关乎国家安全战略和国民经济领域升级换代的重要的基础材料,而玄武岩纤维规模化生产中,工艺的稳定行、高效性还存在一定的技术瓶颈,生产玄武岩纤维的原料几乎为单一的矿石粒料,直径一般在5-20mm左右,而玄武岩纤维的生产采用的一般有两种加料方式,一、人工按照液面探针信号执行加料方式;二、螺旋输送自动根据液面信号的给料方式。其中,人工加料方式,操作复杂,且对生产工艺参数控制影响较大,并且劳动强度大,急需改进;另外螺旋输送方式由于玄武岩纤维原料矿石的硬度大,颗粒不均匀造成如下缺点:1、原料与螺旋传送杆摩擦系数高,造成螺旋传送杆使用寿命较短;2、使用螺旋传送杆输送,必须通过大功率电机才能将原料送至窑炉内;3、当发生加料系统损坏时,维修不便。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玄武岩纤维生产专用的加料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玄武岩纤维生产专用的加料系统,具备使用方便、能耗较低、维修便捷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玄武岩纤维生产专用的加料系统,包括安装底板,所述安装底板的顶部设置有安装螺栓,所述安装螺栓的底端贯穿安装底板且延伸至其外部,所述安装底板顶部的中点处通过微型振动装置固定连接有收集管,所述收集管的顶部通过连接垫片固定连接有自动下料筒,所述连接垫片底部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端与安装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自动下料筒内壁左右两侧顶部通过第一连接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梁背面的中点处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梁,所述第二连接梁的后端与自动下料筒内壁后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微型振动装置的左侧设置有气封装置,所述气封装置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垫脚。
优选的,所述自动下料筒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远离自动下料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连接垫片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靠近自动下料筒的一侧与自动下料筒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微型振动装置具体采用型号为GZV6的微型电磁振动给料机。
优选的,所述支撑垫脚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具体采用橡胶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设置气封装置,可有效锁定热量损失,间接的节约窑炉能耗,通过设置微型振动装置,可实现原料均匀的进入窑炉,确保了熔化均匀,该玄武岩纤维生产专用的加料系统,机械结构简单,设备成本低,使用寿命长,自动化程度高,大大的降低了人工费用,且具备维修方便,能耗低的优点,便于大规模推广使用。
2、本发明通过设置连接块和把手,方便了使用者对自动下料筒进行安装和拆卸,从而便于对设备进行维修,通过设置加强筋,加固了连接垫片与自动下料筒之间连接的固定程度,可有效防止自动下料筒从连接垫片上脱落,造成损坏,通过设置防滑垫,防止支撑垫脚在与地面接触时,产生打滑现象或造成支撑垫脚底部的磨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主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自动下料筒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树飞,未经姚树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208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