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强化城市污泥超声波预处理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21293.1 | 申请日: | 2019-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702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戴晓虎;董李鹏;李磊;戴翎翎;耿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1/00 | 分类号: | C02F1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周兵 |
地址: | 2000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泥 微米气泡 城市污泥 超声波预处理 加压环境 污泥颗粒 污泥液体 超声 预处理 压强 超声波处理 超声过程 反应单元 高压环境 环境效益 绿色技术 密封环境 气泡粒径 外部环境 有机物 水中 加压 细胞 引入 外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强化城市污泥超声波预处理的方法,采用在高压环境下将足够多的微米气泡溶于水中,得到微米气泡水,气泡粒径在1~40微米;将微米气泡水和污泥液体混合,使气泡在污泥内部均匀分散;污泥液体进入密封环境的反应单元内,快速对污泥外部环境进行加压;在压强达到2MPa时开启超声,进行污泥颗粒的超声波处理,高效地实现细胞有机物的破胞融出;超声过程中,不断搅拌污泥,污泥的外部加压环境维持在2MPa。本发明在污泥超声融胞过程中引入微米气泡和加压环境,极大地强化了污泥颗粒的融胞过程,为城市污泥预处理提供重要的绿色技术方案,实现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污泥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强化城市污泥超声波预处理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活性污泥法处理生活污水的普及应用,剩余污泥产量急剧增加,污泥产量已经达到4300万吨/年(以含水率80%计),剩余污泥处理处置形势日益严峻。污泥的超声波预处理是一种有效促使污泥分解的方法,分解速度快,适用范围广。超声破解污泥的主要方式为空化效应,和随之产生的热效应和化学效应。其中空化作用更容易在20-40kHz的频率范围内发生,低频41kHz超声波对污泥分解是最有效的。超声能量在污泥中传播的过程中会产生压力、拉力,其中压力使颗粒态的污泥聚集,拉力使离子发生分离,在拉力区域会出现空化泡,这些小气泡不断变大最终发生破裂,从而形成冲击波出现瞬间的高温高压(5000℃,500atm)。冲击波产生的机械剪切力和射流使得污泥细胞膜发生破裂,同时伴随着因水分子分解而产生的羟基自由基,氧化无机物和有机物。
与其它脱水技术相比,污泥超声预处理的成本和能耗已经有了大幅降低,有较好的市场前景。然而,长时间的超声处理会使水体发热,超声设备长时间使用,严重降低设备寿命,并且污泥厌氧消化超声预处理时间长能耗大等问题,尚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
专利名为有机固体物水解方法及其装置(CN102417283B)中提出一种将含有可燃性气体气泡的纳米气泡水,与污水混合进行超声处理,利用纳米气泡来增加额外气穴效应产生的机率,并通过可燃气体增加气穴效应产生冲击力的效果。然而,该专利没有考虑到超声一段时间后水中气泡会上浮进入空气,水体发热也会降低气体在水中溶解度,纳米气泡无法在水中长久地存在,造成处理效率的降低;以可燃沼气来制备纳米气泡,没有考虑到沼气中大量氨气、硫化氢等气体在水中溶解积累,不利于后续厌氧消化的进行,并不适用于城市污泥的超声波预处理。
因此,如何强化提高城市污泥厌氧消化超声预处理的效果,缩短超声过程的污泥停留时间从而降低能耗,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强化城市污泥超声波预处理的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强化城市污泥超声波预处理的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方法:
S1、首先在高压环境下对水进行曝气使空气溶于水中,得到微米气泡水,微米气泡水的微米气泡粒径在1~40微米;再将微米气泡水通过压力泵送入污泥液体内进行混合搅拌,使微米气泡在污泥液体内部均匀分散;
S2、将污泥液体送入密封环境的反应单元内然后进行空气加压,在30s内使反应单元中污泥液体外部环境的压强达到2MPa,使得微米气泡的内部压强也得到增大;
S3、在加压达到2MPa后,开启超声进行污泥颗粒的超声波处理,超声过程持续20~30min,实现细胞有机物的破胞融出;超声过程中不断搅拌污泥液体,污泥液体的外部加压环境维持在2MPa。
进一步的,所述污泥液体的含水率为90%~95%。
进一步的,所述超声波比能为7000kJ/kg TS。
进一步的,所述微米气泡在加压环境下溶于水相,再与污泥液体混合搅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212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雨水调蓄净化系统
- 下一篇:一种强化城市污泥超声波预处理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