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滑屏通信设备无线馈入天线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21567.7 | 申请日: | 2019-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683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龙桂华;陈廷;郭海龙;王文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和盈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22 | 分类号: | H01Q1/22;H01Q1/36;H01Q1/5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1 | 代理人: | 陶俊洁 |
地址: | 518102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初级辐射 天线辐射体 次级辐射 滑屏 通信设备 电磁耦合 馈入天线 吸收率 天线辐射效率 平行移动 人体辐射 通信天线 体连接 无接触 信号源 净空 馈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滑屏通信设备无线馈入天线装置,属于通信天线技术领域,包括:初级辐射体和次级辐射体,所述初级辐射体与所述次级辐射体电磁耦合,所述次级辐射体相对所述初级辐射体平行移动,所述初级辐射体连接信号源。通过将天线辐射体设计到通信设备的滑屏部分,并通过电磁耦合形式实现天线辐射体良好净空环境下的无接触馈入,提高了天线辐射效率,同时将天线辐射体远离人体,降低人体辐射吸收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天线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滑屏通信设备无线馈入天线装置。
背景技术
物联网时代,智能手表作为人机交互方式已经开始逐渐普及,其承载的功能越来越多,同时和使用者交互的频率也越来越高。但使用者对智能手表的轻便小型化和方便交互的同时需求仍是目前智能手表的主要设计矛盾,其显示屏的尺寸仍受到产品形态的限制,给使用者带来负面的操作体验。
为了增大显示屏的面积以方便显示及操作,目前的产品的设计方向,以多屏和柔性屏为主。如滑屏的设计中,为了方便操作通常将主板设置在底座,由于缺少可靠的连接方式,因为同轴线或软性FPC线与滑屏部分连接,其使用寿命受划屏使用次数的限制,易老化失效,所以天线的设计也在底座靠近人手部分。这给整机设计带来的后果是由于天线辐射体接近人体,由于净空环境不好导致其信号辐射效率较差,同时对人体造成更多的电磁辐射吸收或SAR值的提升(SAR:Specific Absorption Rate,电磁波吸收比值,用来衡量通信产品对人体辐射的判断依据),对产品通过国家标准或提高用户使用感受都具有负面的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滑屏通信设备无线馈入天线装置,以解决划屏通信设备中天线设计空间窄导致辐射效率低和辐射体靠近人体造成人体吸收辐射大的问题。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一个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该概括部分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其唯一目的是用简单的形式呈现一些概念,以此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滑屏通信设备无线馈入天线装置,包括:初级辐射体和次级辐射体,所述初级辐射体与所述次级辐射体电磁耦合,所述次级辐射体相对所述初级辐射体平行移动,所述初级辐射体连接信号源。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电磁耦合形式实现天线辐射体良好净空环境下的无接触馈入,提高了天线辐射效率,同时将天线辐射体远离人体,降低人体辐射吸收率。
进一步的,所述初级辐射体与所述信号源之间还连接有天线调谐电路。
进一步的,还包括与所述信号源连接的芯片,所述芯片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天线调谐电路。
进一步的,还包括监测传感器,用于对屏幕闭合或滑开状态的监测,所述监测传感器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芯片的信号输入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监测传感器监测滑屏通信设备屏幕的工作状态,并反馈到芯片,由芯片输出预设逻辑指令切换天线调谐电路导通的状态,从而实现天线始终谐振在工作频段。
优选的,所述天线调谐电路包括有源开关和匹配器件,所述信号源的信号输出端依次通过所述匹配器件和所述有源开关连接所述初级辐射体,所述芯片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有源开关的动端。
优选的,所述匹配器件采用电容或电感。
优选的,所述天线调谐电路采用闭环控制电路,所述信号源的信号输出端通过所述闭环控制电路连接所述初级辐射体,所述芯片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闭环控制电路信号输入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闭环控制电路实现一个次级辐射体状态下天线在任何位置状态的一致性。
优选的,所述天线调谐电路采用可变电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和盈互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和盈互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215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