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正极活性材料、包括其的正极和包括该正极的可再充电锂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21827.0 | 申请日: | 2019-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765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刘喜恩;南重铉;石薰;尹延曦;李圭曙;全卜奎;河在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SDI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525;H01M4/58;H01M10/0525;H01M4/131;H01M4/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王东贤;朴圣洁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充电 锂电池 正极 活性 材料 包括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正极活性材料和包括该正极活性材料的正极,并且该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正极活性材料包括第一正极活性材料和第二正极活性材料,其中该第一正极活性材料包括至少一种镍基锂复合氧化物,并且该第二正极活性材料由化学式2表示,并且具有约300nm至约600nm的平均粒径。[化学式2]Lisubgt;a1/subgt;Fesubgt;1‑x1/subgt;M1subgt;x1/subgt;POsubgt;4/subgt;在化学式2中,0.90≤a1≤1.8,0≤x1≤0.7,并且M1为Mg、Co、Ni或其组合。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正极活性材料、包括该正极活性材料的正极以及包括该正极的可再充电锂电池。
背景技术
便携式信息装置(比如手机、膝上型电脑、智能电话等)或电动交通工具已使用具有高能量密度和容易便携的可再充电锂电池作为驱动电源。
通常,通过使用能够可逆地嵌入和脱嵌锂离子的材料作为正极活性材料和负极活性材料并且在分别包括正极活性材料和负极活性材料的正极和负极之间填充电解质来制造可再充电锂电池。
近来,随着可再充电锂电池的应用领域增加,已经进行了关于改善正极活性材料和构成元件中包括该正极活性材料的正极的性能的研究,以开发即使在高温和高电压条件下也具有改善的电池特性的可再充电锂电池。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正极活性材料和包括该正极活性材料的正极和可再充电锂电池,该正极活性材料能够实现具有改善的热稳定性和改善的循环寿命特性的可再充电锂电池。
根据实施方式的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正极活性材料包括第一正极活性材料和第二正极活性材料,其中第一正极活性材料包括至少一种镍基锂复合氧化物,并且第二正极活性材料由化学式2表示,并且具有约300nm至约600nm的平均粒径。
[化学式2]
Lia1Fe1-x1M1x1PO4
在化学式2中,0.90≤a1≤1.8,0≤x1≤0.7,并且M1是Mg、Co、Ni或其组合。
根据实施方式的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正极包括集电器和设置在集电器的至少一个表面上的正极活性材料层,其中正极活性材料层包括根据实施方式的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正极活性材料。
根据实施方式的可再充电锂电池包括根据实施方式的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正极、负极和电解质溶液。
本申请实施方式可以提供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正极活性材料,该可再充电锂电池通过显著降低薄层电阻而具有优异的容量并且还通过混合具有优异耐热性的正极活性材料而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
因此,通过将根据实施方式的包括正极活性材料的正极应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可以实现具有优异容量并且还具有改善的循环寿命特性和优异的热稳定性的可再充电锂电池。
附图说明
图1a至图1c是示意性地示出板颗粒的形状的视图。
图2图示第二镍基锂复合氧化物的二级粒子中的径向形状的定义。
图3示意性地图示第二镍基锂复合氧化物的结构。
图4是根据实施方式的可再充电锂电池的示意图。
标记描述
100:可再充电锂电池
10:正极
20:负极
30: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SDI株式会社,未经三星SDI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218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