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双基准面的真地表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21989.4 | 申请日: | 2019-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174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顾小弟;罗文山;高现俊;公亭;缪彦舒;马子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28 | 分类号: | G01V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天尧;汤在彦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基准面 地表 深度 偏移 成像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基于双基准面的真地表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于微测井先验信息,对拾取的初至波进行网格层析反演,得到近地表速度模型;
在所述近地表速度模型中融入中深层速度场,形成具有深度偏移的初始速度场;
基于初始速度场,对井炮地震数据进行克希霍夫双基准面真地表偏移,得到共成像点道集;
根据共成像点道集,利用双基准面网格层析方法对所述初始速度场进行优化迭代,获得最终迭代速度场;
基于所述最终迭代速度场,对井炮地震数据进行克希霍夫双基准面真地表偏移,得到最终的叠前深度偏移成像结果;
其中,所述双基准面为将射线追踪的起点放置于激发点高程面上,射线追踪的终点放置于接收点高程上;
按照如下公式基于微测井先验信息,对拾取的初至波进行网格层析反演,得到近地表速度模型:
其中,xi是第i个网格位置的坐标分量,v是波的传播速度,pi是第i个网格表示的慢度分量,τ是时间;Q、P、V均是2×2阶的矩阵,Q是从射线参数坐标到射线中心坐标的转换矩阵,P是从射线参数坐标到射线中心坐标的慢度矢量分量的转换矩阵,V是速度的二阶导数;表示路径矩阵,表示慢度矩阵;是走时矩阵;M表示走时的个数,j=1,2…,M;N表示网格的个数,i=1,2…,N。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基准面的真地表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测井先验信息包括速度和深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基准面的真地表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井炮地震数据进行克希霍夫双基准面真地表偏移之前,还包括:
对所述井炮地震数据进行高频剩余静校正,获得静校正数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基准面的真地表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如下公式对井炮地震数据进行克希霍夫双基准面真地表偏移:
其中,U是地震数据的振幅;W是振幅加权因子;是炮点坐标;是检波点坐标;ts是炮点到成像点的旅行时;tr是检波点到成像点的旅行时;t是炮点到检波点的旅行时;Ω是偏移孔径。
5.一种基于双基准面的真地表叠前深度偏移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近地表速度模型确定模块,用于基于微测井先验信息,对拾取的初至波进行网格层析反演,得到近地表速度模型;
初始速度场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近地表速度模型中融入中深层速度场,形成具有深度偏移的初始速度场;
真地表偏移模块,用于基于初始速度场,对井炮地震数据进行克希霍夫双基准面真地表偏移,得到共成像点道集;
速度优化迭代模块,用于根据共成像点道集,利用双基准面网格层析方法对所述初始速度场进行优化迭代,获得最终迭代速度场;
所述真地表偏移模块还用于:基于所述最终迭代速度场,对井炮地震数据进行克希霍夫双基准面真地表偏移,得到最终的叠前深度偏移成像结果;
其中,所述双基准面为将射线追踪的起点放置于激发点高程面上,射线追踪的终点放置于接收点高程上;
所述近地表速度模型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按照如下公式基于微测井先验信息,对拾取的初至波进行网格层析反演,得到近地表速度模型:
其中,xi是第i个网格位置的坐标分量,v是波的传播速度,pi是第i个网格表示的慢度分量,τ是时间;Q、P、V均是2×2阶的矩阵,Q是从射线参数坐标到射线中心坐标的转换矩阵,P是从射线参数坐标到射线中心坐标的慢度矢量分量的转换矩阵,V是速度的二阶导数;表示路径矩阵,表示慢度矩阵;是走时矩阵;M表示走时的个数,j=1,2…,M;N表示网格的个数,i=1,2…,N。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双基准面的真地表叠前深度偏移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测井先验信息包括速度和深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2198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