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锁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22194.5 | 申请日: | 2019-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770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孙朝辉;张争龙;孙一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47/00 | 分类号: | E05B47/00;H02J7/00;H02J50/10;H02J50/5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西兴街道江陵路***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锁,包括智能锁本体,还包括:用于与供电电源相连的无线发射线圈;用于控制无线发射线圈发射电磁波的通断及频率的发射端控制装置,发射端控制装置与无线发射线圈相连;用于接收无线发射线圈发射的电磁波的无线接收线圈,无线接收线圈与智能锁本体的储能设备相连;用于将无线接收线圈接收的电磁波转化为电能以便为储能设备充电的充电控制装置,充电控制装置与无线接收线圈相连。采用无线充电的方式为智能锁本体进行充电,可避免频繁更换智能锁的电池,无线充电方式没有明显外露的电气连接接口,因此,可防止外露电气接口短路或漏电等,避免对智能锁及充电设备造成损坏,对人身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锁充电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智能锁。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智能锁在居民生活和工作场所得到广泛应用。
智能锁的开门验证方式有多种,例如,通过指纹、密码以及磁卡开锁,或者通过手机APP开锁,以实现手机远程操控家里的门锁。然而,受智能锁上数量不多的电池的限制,市场上现有的智能锁的功能同质化现象严重,联动功能较少。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干电池为智能锁供电,而智能锁的功能越丰富,则其消耗电能越大,因此,过多的智能必将导致电池的频繁更换,这给客户的使用造成诸多不便,用户体验差。
现有技术中为了避免频繁更换电池,通常通过在门框中增加充电设备且在锁舌中增加导电片的方式,来为智能锁充电。具体地,当门关闭时,锁舌中的导电片与门框内的充电设备接触,使充电电路导通,从而实现充电动作。
然而,采用这种导体接触式的充电方式,存在着导体短路、漏电等危险,而且导电片通常不防水,在较为潮湿等情况下容易出现短路,损坏智能锁及充电设备,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
综上所述,如何实现智能锁不需要更换电池的情况下且可保证智能锁的安全充电,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锁,可避免频繁更换智能锁的电池,同时可防止电气连接接口外露所导致的短路或漏电等安全隐患。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锁,包括智能锁本体,还包括:
用于与供电电源相连的无线发射线圈;
用于控制所述无线发射线圈发射电磁波的通断及频率的发射端控制装置,所述发射端控制装置与所述无线发射线圈相连;
用于接收所述无线发射线圈发射的电磁波的无线接收线圈,所述无线接收线圈与所述智能锁本体的储能设备相连;
用于将所述无线接收线圈接收的电磁波转化为电能以便为所述储能设备充电的充电控制装置,所述充电控制装置与所述无线接收线圈相连。
优选地,所述无线接收线圈和所述充电控制装置均内置于所述智能锁本体的电池盒内。
优选地,所述无线发射线圈为用于设于门框或墙面的门墙用发射线圈,且所述无线接收线圈用于设于门时,还包括用于将所述无线发射线圈发射的电磁波耦合发送至所述无线接收线圈的中继线圈。
优选地,所述中继线圈可伸缩。
优选地,当所述无线接收线圈为用于设于向外打开的门上的外开门用无线接收线圈时,所述中继线圈的一端与所述无线发射线圈相固连,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无线接收线圈。
优选地,当所述无线接收线圈为用于设于向内推开的门上的内开门用无线接收线圈时,所述中继线圈的一端与所述无线接收线圈相固连,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无线发射线圈。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设于门框或墙面以便于所述无线发射线圈与电源插口相连的固定板,所述无线发射线圈挂设于所述固定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2219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