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效气液传质的方法与实现该方法的装置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22522.1 | 申请日: | 2019-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484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范伟;霍明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7/00 | 分类号: | C02F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思博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6 | 代理人: | 马营营;范国锋 |
地址: | 130117 吉林省长春市净月***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效 传质 方法 实现 装置 应用 | ||
1.一种增效气液传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将气流引入内径变化的流道进行流动控制,增强气流的波动性;
所述流动控制如下进行:
步骤2.1、将气流引入内径逐渐变大的腔体进行稳流处理;
步骤2.2、将稳流处理后的气流引入内径变小的腔体,使气流增速;
步骤2.3、将增速后的气流引入内径突然变大的腔体,进行初步自激脉冲处理;
步骤2.4、将初步自激脉冲后的气流引至内径变大的腔体进行过渡处理;
步骤2.5、将过渡后的气流引入两个或多个射流管,形成两条或多条射流,然后将射流引入内径变大的腔体,进行终极自激脉冲处理,形成波动气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流动控制之前进行步骤1:步骤1、供给气流,并对气流进行过滤处理;
和/或
在流动控制之后进行步骤3:步骤3、对气流进行分流处理,通入液相中,并进行散气处理,增效气液传质;
在步骤3中,将气流分流为两股或多股气流。
3.一种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或2之一所述方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包括通过引流管(8)依次相互连接的供气源(1)、控制阀(2)、调压过滤组件(3)、流量计(4)、流控组件(5)和气液两相池(6),连接;
在所述气液两相池(6)的底部、与流控组件(5)连通处设置有散气组件(7);
所述流控组件(5)具有中空内腔,用于气流流动;
沿气流流动方向,所述中空内腔依次包括进气段(51)、稳流段(52)、增速引入段(53)、初步自激脉冲段(54)和初步自激脉冲引出段(55)和缓冲过渡段(56);和/或
沿气流流动方向,在缓冲过渡段(56)之后,所述中空内腔还依次包括射流段(57)、终极自激脉冲段(58)和脉冲分流段(5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气段(51)、增速引入段(53)、初步自激脉冲段(54)、初步自激脉冲引出段(55)、缓冲过渡段(56)和射流段(57)均为圆柱形内腔;和/或
所述稳流段(52)为梭形内腔;和/或
所述终极自激脉冲段(58)为截面呈梯形的内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进气段(51)的内径与稳流段(52)的最大内径之比为(0.4~0.6):1;和/或
增速引入段(53)的内径与稳流段(52)的最大内径之比为(0.2~0.3):1和/或
增速引入段(53)的内径与初步自激脉冲段(54)的内径之比1:(3.5~5);和/或
初步自激脉冲引出段(55)和增速引入段(53)的内径之比(1.1~1.8):1;和/或
所述初步自激脉冲段(54)与缓冲过渡段(56)的内径比为(0.8~1.2):1。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射流段(57)包括两个或多个射流管;
所述射流管的内径与缓冲过渡段(56)的内径之比为(0.03~0.05):1;和/或
所述射流管的内径与终极自激脉冲段(58)的内径之比为(0.03~0.06):1。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脉冲分流段(59)包括两个或多个出口管(591);
所述出口管(591)通过引流管(8)与散气组件(7)联通。
8.权利要求3至7之一所述装置用于强化气液两相界面的传质与反应的用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师范大学,未经东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2252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装在河道内的管道式黑臭水体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PTFE曝气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