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量分流调控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22596.5 | 申请日: | 2019-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978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焦平金;徐楠楠;杨书君;于颖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3F3/04 | 分类号: | E03F3/04;E03F5/10;E03F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鞠永善 |
地址: | 10004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量 分流 调控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量分流调控设备,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该设备包括:水流控制装置与水流引流装置;水流控制装置位于排水沟道内;水流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单元与导流单元;控制单元包括:箱式框体、水位控制模块与水量控制模块;水位控制模块位于箱式框体内,水量控制模块与箱式框体连接;导流单元与箱式框体连通;箱式框体上具有出水口,箱式框体通过出水口与塘堰连通。本发明通过水位控制模块与水量控制模块控制洪涝水是否进入塘堰内,或者进入塘堰内水量的多少。实现排水沟道与塘堰水量的动态分配调控,且能避免塘堰发生水淹现象。通过对水位与水量双重的控制,提高了洪涝水的处理效率,有效消减排水沟道的防洪与除涝压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量分流调控设备。
背景技术
由降雨排水形成的洪涝渍害是影响我国粮食生产和乡村基础设施安全的重要因素。通过排水沟道对洪涝水进行排泄,利用塘堰蓄积部分来自排水沟道内多余的洪涝水是治理洪涝水的常用措施。当通过排水沟道与塘堰对洪涝水进行治理时,需要在排水沟道和塘堰之间进行合理的洪涝排水分配。
相关技术主要通过排水管将排水沟道与塘堰连通,通过排水管将排水沟道内多余的洪涝水排至沟道附近的塘堰内进行分流,减小排水沟道的水量压力。
发明人发现相关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通过排水管将排水沟道的洪涝水排放至塘堰来治理洪涝水,当塘堰的蓄水量有限时,难以控制来自排水沟道内的洪涝水的排放量,容易造成塘堰水淹;或当排水沟道内的洪涝水量不需要分流时,仍进行不必要的洪涝水滞蓄,没有达到合理有效的分配排水沟道与塘堰内蓄水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量分流调控设备,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水量分流调控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水流控制装置与水流引流装置;
所述水流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单元与导流单元;
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箱式框体、水位控制模块与水量控制模块;
所述水位控制模块位于所述箱式框体内,所述水量控制模块与所述箱式框体连接;
所述导流单元与所述箱式框体连通;
所述箱式框体上具有出水口,所述水流引流装置通过所述出水口与所述箱式框体连通。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水位控制模块包括:控制板,所述箱式框体内具有控制槽,所述控制板位于所述控制槽内。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水量控制模块包括:闸门、弹性连接件、第一滑轮、加重件、旋浆、第一连接绳、第二连接绳、支撑杆与第二滑轮;
所述弹性连接件一端与所述闸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箱式框体端盖的两端连接;所述第一滑轮与所述箱式框体端盖的顶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绳穿过所述第一滑轮一端与所述闸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加重件连接;
所述支撑杆一端与所述旋浆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箱式框体连接;所述旋浆位于所述排水沟道内;所述第二滑轮位于所述支撑杆上;所述第二连接绳穿过所述第二滑轮、一端缠绕在所述旋浆的浆毂上、另一端与所述闸门连接。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水位控制模块、所述闸门依次将所述箱式框体分为第一区域、第二区域与第三区域;
所述导流单元与所述第一区域连通;所述出水口位于所述箱式框体上的所述第三区域内。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水流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与漂浮件;所述引流管一端与所述出水口连通,另一端位于所述塘堰内;所述漂浮件与所述引流管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225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