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立体粘结结构的滑板板体及其制作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22758.5 | 申请日: | 2019-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212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海滨 |
主分类号: | A63C17/01 | 分类号: | A63C17/01;B32B9/00;B32B9/02;B32B9/04;B32B17/02;B32B17/12;B32B21/02;B32B21/10;B32B7/12 |
代理公司: | 南京鼎傲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27 | 代理人: | 郭元聪 |
地址: | 364000 福建省龙岩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间板 通孔 滑板板体 胶粘层 底板 一体成型 粘结结构 制作工艺 板体 压制 传统滑板 错开设置 铆钉结构 使用寿命 胶水 粘结力 滑板 刷胶 粘接 柱状 贯穿 | ||
一种具有立体粘结结构的滑板板体及其制作工艺,它涉及滑板技术领域。它包含顶板、底板、中间板、胶粘层、通孔、立体胶粘层,顶板与底板之间设有若干个中间板,顶板、底板及中间板通过胶粘层压制一体成型,若干个中间板上设有贯穿各个中间板的通孔,通孔与通孔之间相互错开设置或一一对应设置,通孔内设有立体胶粘层。通过在若干个中间板上均开设通孔;在中间板板面上刷胶,在中间板的通孔内注入胶;顶板及底板与中间板通过胶压制一体成型制得。它区别于传统滑板板体只通过每层胶水粘接,通过在板体各层之间增加设置若干个柱状铆钉结构的立体胶粘层进行连接,有效提高滑板板体的粘结力,从而增强滑板板体的结构强度,延长滑板板体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滑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立体粘结结构的滑板板体及其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滑板项目是极限运动历史的鼻祖,许多的极限运动项目均由滑板项目延伸而来。50年代末60年代初由冲浪运动演变而成的滑板运动,在而今已成为流行运动。滑板运动可以做多种高难度动作,既可以起到锻炼效果,又可以具有一定的观赏性。
目前,公知的滑板的板体面,一般由若干层木板皮(或竹板皮)刷胶,压合,再切割成所需的产品形状。当板体受力弯曲时,如果板体的强度不够,会出现断裂,可能造成人员的伤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具有立体粘结结构的滑板板体及其制作工艺,它能够解决滑板板体受力弯曲时,如果板体的强度不够,会出现断裂,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顶板、底板、中间板、胶粘层、通孔、立体胶粘层,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之间设置有若干个中间板,所述顶板、底板及若干个中间板通过胶粘层压制一体成型,所述若干个中间板上设置有贯穿各个中间板的通孔,所述通孔与通孔之间相互错开设置或一一对应设置,通孔内设置有立体胶粘层。
进一步的,所述顶板及底板的内侧分别设置有与通孔相匹配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立体胶粘层。
进一步的,所述顶板及底板上分别设置有与通孔相匹配的粘结通孔,所述粘结通孔内设置有立体胶粘层。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设置有若干个。
进一步的,所述顶板、底板及中间板为木片、竹片、玻纤、碳纤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一种具有立体粘结结构滑板板体的制作工艺,它包含以下步骤:S1:在若干个中间板上均开设通孔;S2:在中间板的板面上刷胶,并在中间板的通孔内注入胶或在刷胶的过程中,胶体流入通孔内;S3:顶板及底板与若干个中间板通过胶压制一体成型,即得具有立体粘结结构的滑板板体。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制作时,在若干个中间板上开设一一对应的通孔或相互错开设置的通孔,然后在中间板的每层板面上刷胶并与顶板及底板压制成型,在刷胶的过程中使胶流入通孔内,使得胶在通孔内形成凝固状的铆钉结构,从而增强板体的强度;可在顶板和底板的内侧开设与通孔对应的凹槽,同样在凹槽内刷胶,使得胶凝固形成的铆钉结构依次连通顶板、中间板及底板,从而有效的增强滑板板体的结构强度;同时也可在在顶板和底板的上开设与通孔对应的粘结通孔,同样在粘结通孔内刷胶,使得胶凝固形成的铆钉结构依次贯穿顶板、中间板及底板,通过顶板及底板上的胶能够对顶板及底板上的装饰层进行粘结,同时能增强滑板板体的结构强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有益效果为:它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便于制作,区别于传统滑板板体只通过每层胶水粘接,通过在板体各层之间增加设置若干个柱状铆钉结构的立体胶粘层进行连接,能够有效的提高滑板板体的粘结力,从而增强滑板板体的结构强度,延长滑板板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海滨,未经王海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2275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