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注浆改造岩土体渗透性能智能测量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23747.9 | 申请日: | 2019-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129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杰;张春瑞;周文武;蒋记港;张康;韩承豪;谢超;段建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 |
代理公司: | 济南领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46 | 代理人: | 王吉勇;崔苗苗 |
地址: | 26659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盖 顶盖 筒体 漏斗 金属管浮子流量计 智能测量试验装置 外部进水装置 出水管道 渗透性能 螺栓孔 试验筒 岩土体 注浆 压力控制器 出口连接 控制装置 密封螺栓 上下开口 无线模块 中心圆口 控制器 出水管 上边缘 有压力 圆环形 试验 瓣膜 烧杯 改造 开口 穿过 出口 | ||
1.一种注浆改造岩土体渗透性能智能测量试验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试验筒,所述试验筒包括上下开口的筒体,所述筒体由三个相同的瓣膜连接组成,筒体上下部分别设置有顶盖和底盖,所述顶盖中部设置有与外部进水装置相连通的开口,底盖为圆环形,底盖的中心圆口下部对应设置有漏斗,顶盖、底盖和漏斗的上边缘上对应设置有多个螺栓孔,密封螺栓穿过前述螺栓孔将顶盖、底盖、筒体和漏斗固定连接在一起;
所述漏斗的出口连接出水管道,出水管道上连接有金属管浮子流量计,出水管道出口对应设置有烧杯;
所述外部进水装置上设置有压力控制器,压力控制器和金属管浮子流量计均通过无线模块与控制装置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浆改造岩土体渗透性能智能测量试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试验筒顶盖中间薄,周边厚,成倒凹字形,与筒体上端接触处设置有一密封环,保证密封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浆改造岩土体渗透性能智能测量试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顶盖边缘对称设置有两个向下折弯固定耳,筒体的顶部设有两个与固定耳相对应向筒体内部凹进去的耳槽,固定耳和耳槽配合,方便顶盖与筒体对正安装,起到定位及限位作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浆改造岩土体渗透性能智能测量试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顶盖的开口为圆孔,圆孔中设置有中空螺钉。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注浆改造岩土体渗透性能智能测量试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外部进水装置包括供水箱,供水箱内有水,供水箱上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进气口和出水口,出水口通过上水管与顶盖的中空螺钉连接,实现供水箱与试验筒的连通,上水管上设置有第二压力控制器;进气口通过气压管道与氮气瓶连通,由氮气瓶提供供水箱的上水压力,气压管道上连接有第一压力控制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注浆改造岩土体渗透性能智能测量试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上水管一端伸入到供水箱内底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浆改造岩土体渗透性能智能测量试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试验筒设置于圆台形支架上,圆台形支架由不锈钢焊制而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浆改造岩土体渗透性能智能测量试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控制装置为计算机。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浆改造岩土体渗透性能智能测量试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试验筒和漏斗均由有机玻璃制成,所述试验筒顶盖由透明塑料制成。
10.一种利用注浆改造岩土体渗透性能智能测量试验装置的试验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加工注浆加固体:若是按照土工试验标准制成的试件:直径为48-52mm,高度为98-100mm,则不需要加工;若是从其他注浆试验加固体中取出的部分试样则需加工成上述标准;
步骤2)试验装置初步组装:先将底盖与漏斗连接,将四个密封螺杆穿过螺栓孔,放置在圆台形支架上,将三瓣膜试验筒密封安装;出水管道上安装金属管浮子流量计,出水管道连接漏斗底部;氮气瓶与气压管道相连,中间接第一压力控制器,而后气压管道与供水箱上的进气口相连,供水箱出水口连接上水管,上水管上接有第二压力控制器,上水管再连接顶盖中心的开口,至此,试验装置初步组装完成;
步骤3)放置试样注入复合水泥浆液:将加工好的加固体试样放置在底盖上,人为固定加固体试样;至此,试验筒与加固体试件形成环形空间,在此环形空间中注入抗渗性高,凝胶时间短的复合水泥浆液,保证浆液在短时间内凝胶成抗渗性好的阻隔层;复合水泥浆液中包括水、普通水泥和添加剂,三者质量比为0.6:1:0.005,添加剂为质量比例为0.05:0.05:1的三乙醇胺、二乙醇胺和氯化钠;
步骤4)密封装置:静置,复合水泥浆液未凝固之前盖上顶盖,将漏斗、顶盖上的密封螺母拧紧,形成密封环境;至此,试验装置全部组装且密封完毕;
步骤5)开展渗透系数测量试验:供水箱内加满水,待水泥终凝后,通过控制装置控制第一压力控制器使氮气瓶提供压力,供水箱的水通过上水管进入试验筒,通过第二压力控制器在控制装置上明确上水压力;试验正式开始前需要完全排除加固体中的空气:首先在一定压力下通水,自至流量稳定后排气过程完成;当水流通过加固体试样从漏斗中流出,金属管浮子流量计测得此时间段内的累计水量,并无线传送至控制装置,流出的水最终排入烧杯中;排气结束后,利用控制装置跟踪由金属管浮子流量计测量的流量大小;记录一段时间内流量计累计读数;然后关闭第一压力控制器停止注水,随后关闭第二压力控制器;
步骤6)成果计算:上水压力P0由第二压力控制器测得、注水时间t、累计水量w由金属管浮子流量计测得、试样直径D和试样高度L由游标卡尺测得,可计算出试样截面积A;达西定律中水流速度v与水力坡度i的关系为v=ki,故渗透系数
因为
又因为
可推得
式中,h表示水压力转换成的水柱高度,计算式取g=10m/s2,水的密度取1000kg/m3,则有公式h=100P0;
然后直接利用控制装置计算渗透系数;
步骤7)加固体-复合水泥混合体脱模:试验结束后,拧开密封螺杆上下的螺母,撬下顶盖、底盖;拧开三瓣膜螺丝,撬开三瓣膜,注浆加固体-复合水泥混合体脱模完成;
步骤8)成果分析:对比注浆前后被注介质渗透系数的变化,评价注浆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2374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