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控显示装置、显示面板以及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23860.7 | 申请日: | 2019-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969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徐智强;秦纬;王铁石;刘伟星;李胜男;张春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6F3/046;H10K59/40;H10K59/12;H10K7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李弘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装置 显示 面板 以及 阵列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阵列基板,包括:集成有OLED器件和多个电磁线圈的发光功能层以及驱动所述OLED器件发光的发光器件驱动电路层;其中,
所述OLED器件的金属的第一电极与所述电磁线圈布设于同一金属层;其中,所述电磁线圈为多匝的,所述电磁线圈的一端从所述金属层引出连接至IC芯片,所述电磁线圈的另一端通过金属化的过孔连接至所述发光器件驱动电路层中的金属线;其中,该金属线连接至所述IC芯片;
所述OLED器件的第二电极有多处开孔,每个电磁线圈至少有一段金属线相对于开孔处,使得触控时手指和电磁线圈形成电容以检测出触控发生的位置,或者触控笔与电磁线圈之间作用产生感应电场导致电磁线圈产生感应电流实现触控功能;
所述发光器件驱动电路层中集成有薄膜晶体管,包括:形成于所述发光器件驱动电路层中的一个金属层的栅极;以及
形成于所述发光器件驱动电路层中的另一个金属层的源极和漏极;
所述发光器件驱动电路层中的金属线连接所述金属化过孔与所述IC芯片,且与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栅极、源极或漏极同层设置;
所述电磁线圈还用于根据导入的电流形成电磁场,以实现对所述触控笔的触觉反馈功能。
2.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
3.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
4.一种阵列基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制造所述阵列基板的OLED器件的金属的第一电极时,于同一金属层中还形成多个电磁线圈;其中,所述电磁线圈为多匝的;以及所述电磁线圈的一端从所述金属层中引出连接至IC芯片;以及
在所述在制造所述阵列基板的OLED器件的金属的第一电极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形成连接所述金属层与所述阵列基板的发光器件驱动电路层中的金属线的金属化的过孔,使得所述电磁线圈的另一端通过所述金属化的过孔连接至所述发光器件驱动电路层中的金属线;其中,该金属线连接至所述IC芯片;
在制造所述OLED器件的第二电极时,以图形化的方式形成有多处开孔的OLED器件的第二电极;
其中,每个电磁线圈至少有一段金属线相对于开孔处,使得触控时手指和电磁线圈形成电容以检测出触控发生的位置,或者触控笔与电磁线圈之间作用产生感应电场导致电磁线圈产生感应电流实现触控功能;
其中,所述发光器件驱动电路层集成有薄膜晶体管;以及
在所述制造所述阵列基板的OLED器件的金属的第一电极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形成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栅极时,形成所述金属线,或
在形成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源/漏极时,形成所述金属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2386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OLED触控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触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