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远红外链式陶瓷电加热圈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23935.1 | 申请日: | 2019-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14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朱亚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瓦特江苏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02 | 分类号: | H05B3/02;H05B3/14;H05B3/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000 江苏省盐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 链式 陶瓷 加热 | ||
本发明公开了远红外链式陶瓷电加热圈,包括第一陶瓷单元,所述第一陶瓷单元的上端设置有第二陶瓷单元,且第一陶瓷单元的一侧连接有陶瓷锁扣,所述陶瓷锁扣的顶端插接有正极接头,且正极接头的一侧设置有负极接头,所述第二陶瓷单元的内部开设有第一辐射窗口与第二辐射窗口。本发明所述的远红外链式陶瓷电加热圈,通过将若干组第一陶瓷单元与第二陶瓷单元拼接成柔性的链式陶瓷结构,可以实现让加热部件与被加热物之间紧密连接,使得整个结构对释放的热量进行保温,提高对被加热物的加热效果,通过在每个陶瓷单元设置辐射窗口,能够将电热元件组合成面状螺旋式电热带,使得加热单元与保温单元之间彼此分开,适用不同工作状况,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加热圈领域,具体为远红外链式陶瓷电加热圈。
背景技术
陶瓷电加热圈,是指以高质量的镍铬合金发热丝为发热体,采用陶瓷条穿丝的方式制作而成,最终通过陶瓷传导发热的电加热器,主要用于挤压、浇铸和下冲式机械操作,其具有安装灵便、寿命长、升温快、绝缘性高等特点,但是现有的陶瓷电加热圈结构固定,单一设置,其产生的热量得不到积聚,容易散失,降低了其对被加热物的加热效果,给陶瓷电加热圈的使用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提出一种远红外链式陶瓷电加热圈解决此类问题。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远红外链式陶瓷电加热圈,通过将若干组第一陶瓷单元与第二陶瓷单元拼接成柔性的链式陶瓷结构,可以实现将加热部件与被加热物之间紧密连接,使得整个结构对释放的热量进行集中,减少热量散失,提高对被加热物的加热效果,通过在每个陶瓷单元设置辐射窗口,能够将电热元件组合成面状螺旋式电热带,使得加热单元与保温单元之间彼此分开等目的。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远红外链式陶瓷电加热圈,包括第一陶瓷单元,所述第一陶瓷单元的上端设置有第二陶瓷单元,且第一陶瓷单元的一侧连接有陶瓷锁扣,所述陶瓷锁扣的顶端插接有正极接头,且正极接头的一侧设置有负极接头,所述第二陶瓷单元的内部开设有第一辐射窗口与第二辐射窗口,且第一辐射窗口与第二辐射窗口的内部均插接有电热元件,所述第二陶瓷单元的底端连接有第一连接头与第二连接头,所述第二陶瓷单元的顶端开设有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所述第一陶瓷单元的底端密封安装有底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陶瓷单元与第二陶瓷单元的数量均为若干组,且第一陶瓷单元与第二陶瓷单元之间上下错位相接。
优选的,若干组所述第一陶瓷单元与若干组所述第二陶瓷单元之间通过第一连接头与第二连接头共同组成链式陶瓷结构。
优选的,若干组所述第一陶瓷单元与若干组所述第二陶瓷单元拼接成的链式陶瓷结构为柔性结构,且此链式陶瓷结构能够进行任意角度的弯折。
优选的,所述电热元件贯穿于一组所述第二陶瓷单元上的第一辐射窗口与第二辐射窗口的内部,且电热元件通过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进入另一组所述第二陶瓷单元上的第一辐射窗口与第二辐射窗口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底板与第一陶瓷单元的底端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且第一陶瓷单元通过第一连接头与第二连接头和第二陶瓷单元相互连接。
优选的,所述陶瓷锁扣位于由若干组所述第一陶瓷单元与若干组所述第二陶瓷单元拼接成的链式陶瓷结构的边缘位置处。
优选的,若干组所述第一陶瓷单元与若干组所述第二陶瓷单元拼接成的链式陶瓷结构使得加热部件与被加热物之间紧密接触。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远红外链式陶瓷电加热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瓦特江苏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科瓦特江苏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239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