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水脱磷脱氮生态治理系统及治理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24122.4 | 申请日: | 2019-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505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陆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东大能源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3/02;C02F9/14;A01G9/02;A01G31/02;C02F101/10;C02F101/16;C02F101/38 |
代理公司: | 南京聚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9 | 代理人: | 许松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 脱磷脱氮 生态 治理 系统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水脱磷脱氮生态治理系统及治理工艺,包括绿植种植区、浮床、污水处理池、沉淀池和水体检测池;所述绿植种植区覆设于污水处理池的上方,所述浮床置于污水处理池中,所述污水处理池与水源和水体检测池相通,所述水体检测池与水源相通,所述绿植种植区的底部设置有沥水层,所述沥水层与沉淀池的进水口相通,所述浮床栽种有水生植物,所述绿植种植区设置有浇灌管道,所述浇灌管道下伸至污水处理池中。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污水脱磷脱氮生态治理系统及治理工艺能够提高水体中除氮除磷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水脱磷脱氮生态治理系统及治理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氮盐和磷盐被排至湖泊或是水道中。水体富营养化指的是水体中含有氮元素或磷元素等的营养盐含量过多而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由于这些营养的物质的排入,导致单一物种疯长,过度消耗了水体中的氧,导致其他生物窒息死亡,使得水体发臭。我国早已开始对水体的富营养化进行处理,一方面切断污染源,尽量防止污染物排入水体,另一方面开始着手对已经受到污染的水体进行处理。
常见的治理富营养化水体的方法有换水稀释、曝气混合、机械收藻、生态治理等。其中换水稀释只适用于小体积的水域;曝气混合是指采用机械搅拌、压缩空气、水泵、喷射泵等方法进行曝气和促进水的流动,可以防止底泥稀释磷,改善氧气的状况,这种方法的造价过高;机械收藻是指利用机械及时收割水体中多余的藻类,这种方法不能根治水体的富营养化,容易使水体的富营养化反复发生;生态治理是指利用植物主动吸收水体的氮磷等化合物,已达到根治的目的,这种方法造价低,不容易产生二次污染。
现有的利用生态治理的方法有如下缺点:用于吸收水体中氮磷无机盐的藻类不易收集、一些氮磷化合物水生植物不会对其进行吸收导致除氮除磷不彻底等。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一种污水脱磷脱氮生态治理系统及治理工艺,以保证除氮除磷更加彻底。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污水脱磷脱氮生态治理系统包括绿植种植区、浮床、污水处理池、沉淀池和水体检测池;所述绿植种植区覆设于污水处理池的上方,所述浮床置于污水处理池中且与绿植种植区的底部可拆卸连接,所述污水处理池的进水口与水源相通,所述污水处理池的出水口与水体检测池的进水口相通,所述水体检测池的出水口与水源相通,所述沉淀池紧邻绿植种植区设置,所述绿植种植区的底部设置有沥水层,所述沥水层与沉淀池的进水口相通,所述沉淀池的出水口与污水处理池相通,所述浮床栽种有水生植物,所述绿植种植区设置有浇灌管道,所述浇灌管道下伸至污水处理池中。
进一步的,所述浮床包括上浮层和下浮层,所述上浮层/下浮层包括第一浮体和若干第二浮体,若干所述第二浮体均与第一浮体固定,置于上层的第二浮体和置于下层的第二浮体通过第一连接体连接,所述水生植物栽种于下层的第一浮体中,置于上层的第一浮体与所述绿植种植区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浮体包括若干个漂浮单元,若干所述漂浮单元的侧面设置有若干连接柱,相邻两个所述漂浮单元的连接柱通过第二连接体连接,所述漂浮单元为空腔型结构,且所述漂浮单元设置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与漂浮单元的内腔相通。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浮体包括外浮圈和若干水生植物种植槽,所述水生植物种植槽与外浮圈连接,若干所述水生植物种植槽为正六边形结构,若干所述水生植物种植槽依次连接形成蜂窝状结构,所述水生植物种植槽的四周均设置有配重槽和通气孔,所述配重槽中连接有配重块,所述下浮层的外浮圈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外浮圈内腔相通,所述进水管延伸至上浮层的顶部。
进一步的,所述浮床还设置有吹风机,所述吹风机连接于上浮层的上表面,所述吹风机的出风口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依次穿过上浮层的通气孔和下浮层的通气孔,至下浮层的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东大能源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东大能源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241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净化河流水质的河口人工湿地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生态湖泊的湖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