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改进动态规划的雷达软件组件部署策略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24405.9 | 申请日: | 2019-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188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郑文荣;张云雷;席泽敏;颜礼彬;黄凯;陈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8/61 | 分类号: | G06F8/6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改进 动态 规划 雷达 软件 组件 部署 策略 | ||
1.一种基于改进动态规划的雷达软件组件部署策略,其特征在于,包括雷达计算资源管理;
所述的雷达计算资源管理包括硬件计算存储资源和通信资源模型;
所述的硬件计算存储资源:
处理设备担负着运行具体信号处理任务和实际的数据处理,在应用硬件平台处理资源上则由N个平台处理设备用一定的互连拓扑结构构成,平台的处理资源就可以建模成为长度为N的处理设备序列,即:向量
C=(C1,C2,…,CN)
上述向量代表着设备处理模型,并将处理器的处理能力排序,从P1到PN,计算出平台的总处理能力为CT=C1+C2+…+CN;
所述的硬件通信资源:
不同通信的拓扑平台设备的通信资源可用矩阵B来表示:
其中元素Bij代表了从平台处理器Pi到Pj之间的可用带宽,处理器的内部带宽视为无穷大,上式中的所有项的和即为平台总处理带宽BT;
由T种匹配特性和T′分配特性进行描述,处理设备资源的匹配特性包括处理器类型、处理器种类、处理器型号与开发软件属性,用于在部署过程中判断从应用到平台的匹配特性;而分配特性则描述处理资源的能力大小,不同类别的处理器分别采用各自独立的资源衡量基准来进行度量,匹配特性与分配特性分别建模为长度分别为T和T′的一维矢量,其中每一个元素描述一项匹配特性或分配特性,因此,平台处理设备的资源匹配模型和分配模型最终建模成一个二维的矩阵,其横坐标标识为每个处理设备资源,而纵坐标则标识为具体的匹配特性和分配特性;
所述的硬件平台通信资源模型:通信资源负责在不同的处理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按照平台互连技术的拓扑结构,可以分为点到点、共享总线、交换架构方式,通信设备的建模需获得处理器之间连通性以及通信带宽信息;
所述的平台通信资源:是描述任意两个处理器之间的连通性以及其通信带宽的能力,前者为匹配特性,后者为分配特性,因此,平台通信资源模型又分为平台通信资源匹配特性与平台通信资源分配特性,两者均为一个N×N的二维矩阵;
平台通信资源匹配模型:
其中,元素Lij描述平台中处理设备i到处理设备j之间的连通性,取值为0或1,1表示两者是连通的,前者反之;
平台通信资源分配模型:
其中,元素Bij描述平台处理设备i到处理设备j之间的通信带宽,单位为MBPS,即每秒兆字节传输能力,对角线为∞表示单个处理器内部的通信带宽为无穷大,如果为0则代表两个处理器之间没有连接,对于交换结构,任意两个平台处理器之间的通信带宽受源端、目的端、交换节点的通信带宽限制,通信带宽能力取其最小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改进动态规划的雷达软件组件部署策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软件硬件计算存储资源:应用平台处理资源模型相对应,假定一个应用是由M个应用组件组成的,因此,应用处理资源需求模型需建模为长度为M的应用组件序列,即:c=(c1,c2,…,cM) (4)
所述的软件通信资源:
应用组件的通信资源需求是描述任意两个应用组件之间的连通性以及它们之间的通信带宽需求,前者是匹配特性,后者是分配特性;
所述的通信资源需求匹配模型:
其中,元素lij描述应用中组件i到组件j之间的连通性,取值为0或1,1表示两者是连通的,0表示两者不连通;
所述的软件通信资源需求分配模型:
其中,元素bij描述了应用从组件i到组件j之间的通信带宽,单位为MBPS,即每秒兆字节的传输能力,对角线0则表示单个组件之间没有通信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2440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