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硝酸盐热解回收硝酸方法及装置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24463.1 | 申请日: | 2019-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210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王成彦;赵林;但勇;赵澎;马保中;陈永强;金长浩;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眉山顺应动力电池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21/40 | 分类号: | C01B21/40;C01B21/42;C01B21/36;C01B13/18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陈明龙 |
地址: | 62002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硝酸盐 回收 硝酸 方法 装置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硝酸盐热解回收硝酸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硝酸盐输送到至少两级的预热装置中,进行加热,硝酸盐先是液化,然后加热到分解温度之下,获得硝酸盐热流体。(2)将硝酸盐热流体输送到分解器中,利用高温气体进行加热,保持分解器内部温度500‑800℃,使得硝酸盐分解产生混合气体和固体粉末;(3)将混合气体和固体粉末分离;将一部分混合气体输送到硝酸回收罐中,另一部分混合气体加热至500‑800℃,然后回流分解器中,用于加热硝酸盐热流体,使之受热分解。本发明回收硝酸方法设备基本很少受到腐蚀破坏,加热过程不引入其他杂质成分,无干扰,硝酸盐分解速度和分解率都较好,硝酸回收利用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硝酸盐回收硝酸方法和相应的化工反应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硝酸盐热解回收硝酸的方法和装置系统,属于无机化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硝酸是一种具有强氧化性、腐蚀性的强酸,属于一元无机强酸,是六大无机强酸之一,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工业上可用于制化肥、农药、炸药、染料、盐类等。
硝酸中由于质子的存在,使得硝酸根具有一定氧化性,而且这种氧化性会随着质子浓度升高而增强。所以在湿法冶炼行业中,某些特殊的原材料会采用硝酸做为溶剂,结合硝酸溶液的酸性和氧化性,浸出或氧化某些元素。
但是,硝酸溶液氧化性本身不具有选择性,如果浸出过程中杂质(如钙、镁)含量太高,会导致硝酸消耗量增加。对于浸出反应以后的溶液如果不进行硝酸回收,就会导致成本极大的提高。而且,浸出反应的残余废液中的硝酸根浓度较高,存在环境危害风险,如果直接将废液进行排放既是资源浪费,也不利于环境保护。
对于矿物浸取以后的含硝酸根离子的溶液回收过程中,由于硝酸根离子浓度增加和质子的存在,同样会存在氧化性、腐蚀性危害问题。虽然,硝酸根本身不具有氧化性,但硝酸盐溶液回收过程中,硝酸根离子浓度逐渐升高,硝酸根离子和溶液中的质子相互作用,就会产生强烈的腐蚀性。所以,回收硝酸盐过程中必须考虑腐蚀性和挥发性等问题,回收工艺复杂,回收设备耐腐蚀性要求极高。
中国专利CN 108862218 A公开了一种利用金属硝酸盐热解制取硝酸的方法及其装置,通过在密闭的装置中使金属硝酸盐粉末通过热解,产生O2、NO2及金属氧化物粉末,将得到的O2、NO2导入到吸收塔中,通过吸收塔中设有的吸收液循环吸收后,得到需要浓度的硝酸。整个系统保持密封、正压,让硝酸盐在回转窑内充分热解,所产生气体被吸收塔中的液体吸收制成硝酸溶液。
但是硝酸盐分解要求温度较高,如果直接将硝酸盐输送到回转炉窑中进行加热分解,存在硝酸盐受热不均匀,分解不充分的问题。如此一来系统的运行能耗较高,且硝酸盐中硝酸回收利用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硝酸回收所存在的腐蚀性、挥发性等限制问题,而已有的硝酸回收利用方法装置能耗较高,效率不佳的缺陷,提供一种硝酸盐热解回收硝酸方法及装置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硝酸盐热解回收硝酸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硝酸盐输送到至少两级的预热装置中,进行加热,硝酸盐先是液化,然后加热到分解温度之下,获得硝酸盐热流体。
(2)将硝酸盐热流体输送到分解器中,利用高温气体进行加热,保持分解器内部温度500-800℃,使得硝酸盐分解产生混合气体和固体粉末。
(3)将混合气体和固体粉末分离;将一部分混合气体输送到硝酸回收罐中,另一部分混合气体加热至500-800℃,然后回流分解器中,用于加热硝酸盐热流体,使之受热分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眉山顺应动力电池材料有限公司,未经眉山顺应动力电池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244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氟磺酰亚胺盐的新工艺
- 下一篇:一种制备磷酸一铵的工艺步骤